站内搜索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学者访谈  
跨文化视角、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对话王晴佳教授
2018-01-05 15:26 林漫 邓京力 

国内的杂志要在国外产生影响的话,首先你要找一个国外的出版商帮你去发行和做一些营销,其次英文的目录和摘要,你要做好,要找一个母语为英语的人帮你们看一下。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认可这种西方的学术文化霸权,但问题是西方文化霸权是一个现状,不单是中国,所有的非西方地区都这样。印度的后殖民学派,为什么影响力比较大? 就是因为他们用英文写作,英文写得比美国人、英国人还好。这是重要的一方面,如果没有语言的话,还是不行。日本的全球史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但日文著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比较有限的。这个情况暂时很难变化。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建立之初规定可以使用英、法两种语言。我1995年到蒙特利尔开会,蒙特利尔是法语区,用法语发表的文章还是很多的。我至今参加了四届———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这四届里面,我看得很清楚,发表法语文章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可能最多占20%。英文几乎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霸权地位。咱们研究历史的都知道,文化习俗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我们不得不进入他们的语言领域,然后才能够跳出来。这就是一个跨文化研究比较重要的地方,语言是比较重要的,历史研究就是要用语言,语言训练非常关键,从近代历史发展来看也同样如此。我们对语言的训练,可以说再强调也不过分!

问: 非常感谢王老师接受我们的访问,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今天您谈了很多,让我们了解到您个人的治学理念和当前国际国内学界的一些前沿动态,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和您对话轻松愉快,同时也获益匪浅,希望下次有机会能再向您请教。

(采访人林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邓京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邮编: 100089)
(责任编辑: 黄艳红)
(责任校对: 景德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