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学者访谈  
剑桥学派与思想史研究———采访昆廷·斯金纳教授*
2018-11-23 10:26 张新刚采访 王涛翻译 


【编者按】昆廷·斯金纳是享誉世界的思想史学者,在现代早期思想史与思想史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认为是政治思想史剑桥学派的领军人物。本文是对斯金纳教授的一次采访,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斯金纳介绍了自己早期学习并投身于思想史研究的经历以及自己的学术兴趣。其次,斯金纳说明了他提出的“语境主义”思想史研究方法以及剑桥学派的基本情况。再次,斯金纳具体阐述了他的“新罗马自由观”及其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意义,并分析了修辞学与思想史研究的关系。最后,斯金纳讲述了历史研究的意义、他所关心的某些当代政治现象以及思想史研究的晚近发展状况。


一、学术背景与学术生涯

张新刚:斯金纳教授,感谢您接受这次访谈。我们都知道,您在剑桥大学生活了46年。与如今的学者相比,你的学术职业生涯开始很早。您最初如何对思想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产生兴趣的?

斯金纳:非常感谢你邀请我进行这个访谈。我是在中学阶段开始对思想史产生兴趣。我们那时较为全面地学习了英国史,其中政治问题所占比重较大。英国史上最具塑造意义的时期是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英国革命,即16和17世纪。我们主要学习这个阶段的政治问题,但是政治问题背后都有思想背景,因此我们被要求研习经典文本。在学习宗教改革时,我们被要求阅读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对于英国革命,则被要求阅读霍布斯的《利维坦》。当然,在英国人的叙述中,《利维坦》被认为是强大的敌人,因为他为绝对主义张目,与英国主张的自由国家之路背道而驰。我们还被要求阅读英国自由国家理论的奠基人约翰·洛克的作品。这些书使得我想要研习思想史,大学以后则更是如此。如果你要问,我当时最感兴趣且对我影响最深的“大人物”是谁。我觉得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完全被这本书所征服,虽然我现在会认为这本书的方法论有点糟糕,罗素就是挑出那些他恰好感兴趣的人物来写。但是在当时,我确实发现自己碰到了一个写作哲学史的杰出头脑。当我来到剑桥时,我已接受了几年高强度的英国史训练,已经阅读了相关的材料,因此我心里很清楚,我想要尽我所能地专攻思想史。在剑桥大学,我非常幸运受教于约翰·布罗(John Burrow)这位年轻学者(后来成为牛津大学的思想史教授)。在本科第二和第三年,他教授有关政治思想史的几门概论课。一门是“古代到现代早期的政治理论”,一门学习现代政治哲学的“现代国家理论”。在剑桥的最后一年,要花大部分时间上一门非常专业的课程,学校通常提供思想史方面的课。我非常幸运,有一门邓肯·福布斯(Duncan Forbes)开设的聚焦大卫·休谟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课。他后来写了一本这方面非常重要的著作。我还应当提及其他几位非常不错的思想史老师。首先是沃尔特·乌尔曼(Walter Ullmann),他教中世纪法律和政治理论,非常精彩。还有彼得·拉斯莱特(Peter Laslett),他教现代早期这一块。他有关霍布斯和洛克的课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张新刚:剑桥大学有个挺独特的地方。剑桥大学的政治和国际研究系(POLIS)一直到2009年才成立。在这之前的几乎整整一个世纪里,政治理论研究是在历史系,这是怎么回事?



* 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1940年生,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教授。此次访谈时间为2017年4月14日,地点是北京大学静园二院高等人文研究院。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