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2020年  
《经济社会史评论》2020年1—4期目录及摘要
2021-01-01 14:25  

中世纪欧洲的老年群体与养老模式…………………………………………………徐 浩(1.4)

摘要:中世纪欧洲老年人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因而养老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中世纪欧洲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由于西欧和南欧盛行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继承制度,因而养老模式也存在相应差别。相比而言,西欧在中世纪中晚期建立起以核心家庭和财产权利为依托的独立养老模式;而南欧的转变过程却出现了反复,非核心家庭和家长权为纽带的亲属养老模式不仅在中世纪晚期死灰复燃,还延续到早期现代。

德意志帝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稳定………………………………………王宏波(1.25)

摘要:1880年代至1890年代,德意志帝国陆续实施保护雇佣劳动者的疾病保险、工伤事故保险、残疾与老年保险,从而在世界上最先建立起适应工业化社会的社会保险制度。帝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德国在30年内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急速转型可能产生的社会动荡,维护了帝国的稳定,大体实现了政策制定的预期目标。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是由经济环境和条件、社会保险设定的保障水平、政府的执行力和权威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9世纪中叶爱尔兰移民与不列颠主流群体的暴力冲突…………………阎照祥 苏培培(1.35)

摘要:19世纪中叶大饥荒之后,爱尔兰大批天主教徒移民到不列颠城镇,与当地居民屡有暴力冲突。冲突既有民族和宗教信仰方面的矛盾,也由于当时英国城镇管理方面的缺陷,但关键是该时期英国资本主义主导下的资源分配不公和阶级矛盾。冲突暴露了不列颠社会问题,强化了爱尔兰人民族意识,推动了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相关改革。

中世纪晚期英国商业债务解决机制的法治化……………………………于振洋 李新宽(1.48)

摘要:中世纪晚期,信贷广泛应用于英国的商业活动中,扩大了贸易的种类和规模。由于经济环境、货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利用信贷手段从事贸易的商人可能无法按时履约,从而引起了债务纠纷。为有效解决债务问题,1283议会通过《阿克顿·伯纳尔法令》,初步构建了一套官方的债务解决机制。这套机制主要涉及债权人、债务人、担保人与执法人员之间的权责关系,推动了债务问题解决的法治化。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这套债务机制逐渐显露出缺陷,为此,议会陆续发布了诸多法令进行补充,逐步完善了商业债务解决机制。

湖北咨议局的地方事务权………………………………………………………严新龙(1.58)

摘要:湖北咨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的产物,作为省级议会的雏形,湖北咨议局的议决地方事务权根据《著各省速设咨议局谕》《宪政编查馆等奏拟订各省咨议局并议员选举章程》、资政院核议权的虚置以及局章的实际运行,表明其权力属性极其弱化,具有较强的权利色彩。在“官绅合治”中,湖北咨议局议决地方事务权的议案涉及学务、农政、工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与现实效果,但存在固有的局限。具体体现为:其议决地方事务权涉及的27项议案中33%的议案被湖广总督完全否决;与不少省份咨议局一样工业议案基本由地方督抚掌控;议决地方事务权对于收受人民陈请之议案存在程序失范的现象,导致其法治功能的削弱;协商民主在湖北咨议局议决地方事务权中的缺失。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纺织业的掠夺……………………………………………孙 瑜(1.71)

摘要:在伪满建立前,东北的纺织工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逐步进入近代化的正轨。同期日本也开始加紧对东北纺织工业的渗透和掠夺。伪满建立后,日本通过伪政权全面控制了东北的纺织工业。日本对东北纺织工业的掠夺危害性巨大,导致东北中资纺织工业的萎缩,大量物资流失,纺织工人被残酷压榨。东北纺织工业进入一个黑暗时期。

锁国时期日本对荷兰外贸政策的变化…………………………………………张兰星(1.82)

摘要:1640—1853年日本锁国时期,荷兰人是唯一的西方代表,留在长崎开展贸易。锁国之后,德川幕府逐步掌控了对荷贸易的主动权,从丝割符政策开始到贸易半减令,最终完全控制外贸。日荷贸易由一种相对自由、放任的状态,走向被幕府统制的状态,表明荷兰在亚洲势力的衰落及日本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

英国“猎巫运动”中的王权扩张……………………………………………李静 张晓华(1.91)

摘要:英国“猎巫运动”最重要的特征是以王权为主导、以法律为手段。玫 瑰战争削弱了贵族力量,国王权力得到加强。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及詹姆 斯一世等国王打击民间巫术信仰和异端活动,斡旋教派间的关系,借猎巫扩张 权力,以法令形式将巫术活动定为重罪;派任巡回法官负责全国巫术等重刑案 件,聘用职业猎巫人和治安法官负责巡回法庭休庭时的巫术侦查与审理。通过 上述活动,国王掌握了巫术等重罪的最终裁决权,实现了对地方司法权的控制, 同时也防止了猎巫狂潮的发生。

卡尔马联盟:北欧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起点……………………………………刘俊豪(1.104)

摘要:卡尔马联盟的建立源自对抗德意志汉萨同盟的扩张,也源于丹麦、 瑞典、挪威三个王国君权虚弱、贵族势大而导致的争斗和妥协。卡尔马联盟虽然仍属于中世纪性质的联盟,但是它促进了北欧各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增强了君主权力,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启了北欧王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程。

为何西欧率先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读《中世纪西欧工商业研究》…………………………………姜启舟(1.115)


要关注英法历史的比较……………………………………[法]查理·V·朗格索瓦1.124

19世纪末纽约市肺结核病防治措施研究………………………………………李 晶(2.4)

要:19世纪下半期,美国各大城市先后展开多次传染病治理活动,其中 纽约市结核病防治运动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纽约市卫生局开创性地设立“卫生实验室”,测试诊断结核病,创建病例报告制度,开展卫生宣传与教育,规范居民卫生习惯,将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转向预防传染病,为而后政府利用“细菌理论”扩张卫生权力找到合法性来源。民间团体展开的防治活动有效弥补了行政管辖的缺位与不足。纽约市的肺结核病防治运动成为美国其他城市治理传染病的典范。

19世纪英国的慈善医疗与济贫医疗……………………………………………王广坤(2.14)

摘要:19世纪,英国疫病泛滥,慈善捐献的志愿医院与济贫医疗为下层民众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但是,志愿医院的医生与管理者很难分辨求诊者是否有资格接受免费诊疗,导致门诊滥用,引发改革争论。济贫法体制下的医疗服务有效地保障了下层民众身心健康,但随后的《新济贫法》侧重于院内济贫的 行政管制及赋予医生过多责任,导致改革频频。1911年,英政府颁布《国民保险法》,统筹吸纳改革成果,将两大医疗服务体系纳入到国有化的医疗保险制度中,为构建英国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以前欧洲的理发师外科医生……………………………………………聂 文(2.25)

摘要:19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医疗群体中都有理发师外科医生。他们出身低微,手术存在不规范的操作,因此受到时人和后世学者指责。他们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宗教和医疗环境的产物,在服务民众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在树立外科标准、规范医疗市场、实践医疗济贫和提供战场救治等方面均作出了贡献。随着科学医学时代的来临,理发师外科医生逐渐被淘汰,但其历史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的疫病与防治………………………………………………李华文(2.38)

摘要: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病流传频繁,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年段,以20世纪40年代最为严重,主要集中在粤东、珠三角、粤西、琼北及琼东北、桂东北、桂东南、桂中等7个地区,广东疫情比广西严重。疫病类型近20种,以霍乱、鼠疫、天花、疟疾、流脑、痢疾、伤寒副伤寒等为主。面对疫情危机,政府承担起疫病防治的主要责任,措施以成规模的疫苗注射为主;民间慈 善组织在施赠医药等方面有所作为;民众则求救于鬼神。民国两广地区的疫病防治工作不尽人意,直接原因是医药资源匮乏,根本原因是天灾人祸交织的社会环境。

中世纪英格兰官方语言的变迁…………………………………………………张尚莲(2.51)

摘要:诺曼征服后,英格兰社会出现三种文字共用现象:王室及政府机构 撰写文书使用法文和拉丁文,教会使用拉丁文,民众使用英文。13世纪初,诺曼贵族失去法国领地后,社会语境发生显著变化。英语、法语的使用范围及功能随之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化。法语曾一直被认为是英格兰议会撰写重要文书 的最佳语言,直至15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的请愿书还使用法语。然而到15世纪中叶,英格兰议会重要文书使用英语已非常普遍,到中世纪晚期英语逐渐上升为英格兰的官方语言。

16世纪英国律师大法官的兴起及其法律意义…………………………………邵政达(2.61)

摘要:16世纪,教士大法官向律师大法官转型,伴随着权力结构的重塑与政治地位的变迁,初步奠定了近代英国的大法官制度。律师大法官的兴起是内外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教士阶层知识和政治优势的丧失、都铎君主强化王权至 尊的政治需要与缓和法律冲突的改革意志,共同构成外部动因;而大法官司法权的扩张与法律身份的突显则是内部动因。律师大法官兴起的法律意义在于推动衡平法现代化的起步,一方面,律师大法官通过司法实践与法律改革推动中世纪不确定的“良心法”向规则化的现代衡平法过渡;另一方面,助推衡平法与普通 法形成和谐关系,发展出现代英国法“衡平法优先”原则,奠定英国法的二元性。

8世纪拜占庭性犯罪立法分析…………………………………………………王小波(2.75)

摘要:8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在打击性犯罪方面制定了相当严酷的法律,法典《埃克洛加》对性犯罪动辄处以鞭笞、流放,甚至是劓刑、剑刑或者死刑。拜占庭帝国性犯罪立法严酷,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帝国内部存在大量性乱及性犯罪现象,需要制定严刑竣罚,以防止重蹈罗马帝国因淫乱导致灭亡的覆辙,维护帝国的长治久安。同时,拜占庭帝国性犯罪立法的严酷,不仅受基督教性道德观的深刻影响,而且融入了伊斯兰法严刑酷罚的理念。

多诺拉烟雾事件与美国现代环境政治初兴………………………………杨洁 赵辉兵(2.85)

摘要: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是美国首例导致民众死亡的急性空气污染事件。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工业小镇,1948年10月该镇爆发了严重的烟雾灾害。小镇1.4万居民近半数患病,数十人死亡,造成恶劣影响。事后,社会各阶层探寻多诺拉烟雾产生的原因,美国公共卫生署也介入灾难认定调查,这些举措不仅引发了公众关于工业污染对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争论,而且促使联邦政府制定一系列环境政策和民众进行声势浩大的环保运动。

19世纪后期北美大蝗灾述论…………………………………………………拜李赞(2.95)

摘要:蝗灾是人类农业史上由来已久的问题,而历史上彻底战胜蝗灾的事 例只有一次:19世纪下半叶,由落基山岩蝗造成的大规模蝗灾席卷北美大陆,严重影响美国西部拓荒者的生产生活,农业损失巨大,人民流离失所;仅30余年后的20世纪初,这一物种就离奇走向灭绝,彻底销声匿迹。蝗灾的发生不仅与蝗虫的迁徙习性有关,也与改变自然环境的人类农业活动联系紧密;而落基山岩蝗这一物种的灭绝更是与人类的垦殖直接相关。

1925年云南霜灾后大饥荒的救助………………………………………方冬 李莲(2.106)

摘要:1925年云南滇东地区爆发因霜灾引起大饥荒,民生极为凋敝。与此 同时,滇东地区持续三年春夏异常低温,严重破坏了大小春粮食作物的生产,致使霜灾爆发之时,农户无粮度日,饥荒迅速蔓延。当时云南的社会环境极度脆弱,地方仓储制度已经崩坏,唐继尧政府财政拮据,云南省根本不具备有效的荒政救济能力。尽管云南政府曾向北洋政府求救,但北洋政府并不重视,无暇顾及。在国家救灾力量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救灾形同杯水。

1930年代上海劳工识字教育运动…………………………………………朱东北(2.115)

摘要:1930年代,上海的劳工教育最初是游离于国家政治之外的公益活动。训政启动后,新生活运动不断深进,掌握劳工教育权成为重中之重,官方监督、资方办理的识教模式应运而生。上海市政当局成立的识字教育委员会,期望通过分级分区的上下联动,以及精密的宣传与调查,乃至现代警察力量,确保文字教化高效推进。然而,在以公民训练为旨向的运作空间中,工商团体与政府 的合作也面临多重的利益协调,劳工识字教育最终成为一场低效的强制运动。

英国经济社会史的新趋势

   ——剑桥大学约翰·哈彻尔教授访谈……………………许明杰 黄嘉欣(3.4)

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刘景华(3.12)

摘要:5至15世纪是欧洲文明的孕育期。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后,其本质发生着从封建附庸向封建对立物的转变。中世纪城市也成为孕育欧洲新因素的摇篮。中世纪城市培育和发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并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在经济上,中世纪城市培育了新的经济理念,孕育出现代会计制度、现代金融制度和现代公司制度,尤其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使欧洲文明在16世纪凝聚成型。

英国中世纪城市诺里季的经济转型………………………………………周东辰(3.33)

摘要:15—18世纪,英国东盎格利亚的中心城市诺里季及周边农村地区是英国“原工业化”最为典型的地区。中世纪后期,处于农业发达地区的诺里 季是农产品内外贸易的中心。以后,诺里季的毛纺织业逐渐发展起来,到18世纪初,诺里季毛纺织业的织工数量、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毛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在英国名列前茅。诺里季从中世纪农业集散中心向近代工业城市的初步转型,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原工业化”地区和近代早期英国传统城市转型的一个绝佳实例。

近代早期英国“替代农业”的发展………………………………………邓绍兵(3.44)

摘要:“替代农业”是指种植工业原料作物、蔬菜、果树和药草等替代作物 的农业,在中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出现了。近代早期,英国的“替代农业”经历了一个由相对缓慢到显著发展的过程,这得益于该时期英国社会经济的变革为其提供的市场、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替代农业”的发展既增 加了替代作物种植者的收入,又为英国下层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既为 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又为英国人的生存提供了大量食物。它的发展促进了该时期英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拜占廷史籍所见之诺曼人………………………………………………王云龙 高露(3.61)

摘要:拜占廷史籍关于诺曼人的记述不多,主要有安娜·康内娜所著其 父皇传记《阿历克塞》和 11 世纪拜占廷著名神哲学家、政治家、编年史作家迈克尔·普塞洛斯所著《编年史》。这两部史籍记述了三种诺曼人:帝国的侵掠者——罗伯特·吉斯卡尔、反叛的归附者——巴约勒的鲁塞尔、忠实的归附者——罗伯特·克里斯平。卡拉布里亚和阿普利亚公爵罗伯特·吉斯卡尔,因其亲家拜占廷皇帝迈克尔被废黜,兴兵进攻拜占廷。两位拜占廷诺曼归附者的命运令人唏嘘,无论忠诚与否,在波诡云谲的拜占廷,诺曼归附者首领们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被弃如敝屣。

中世纪早期高卢基督教的“主教团合议制”……………………………刘虹男(3.68)

摘要:在高卢社会由古典晚期转向中古早期的过程中,主教团合议制与高 卢世俗政权存在高度的互利共存关系。随着法兰克君王对基督教的倚重程度与日俱增,主教团合议制的主要实践形态,即主教选举、教务会议和教会绝罚,逐渐从教会传统上升至国家行为,并最终成为法兰克王国权力架构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此基础上,主教团为应对社会危机而制定的教务会议法令,一方面推动了法兰克社会的基督教化进程,同时又缓和了特权阶级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法兰克王国在地方公共教育与救济事业方面的缺位。

民国时期牛瘟的流行与防治………………………………………………毛光远(3.81)

摘要: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耕牛是农耕区普遍饲育的大型役畜,在农业生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国家农村卫生防疫工作有限,农民又缺乏医疗卫生知识,因此牛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行,耕牛死亡不计其数。牛瘟导致耕牛大量死亡,加剧了农牧业经济的衰退,乡村公共卫生环境更加恶化,社会秩序混乱。牛瘟的破坏性使国家兽疫防治工作提上了议程,通过设立防疫机构、宣传动员及防治实践活动,普通民众的科学意识有所提高,农民对待现代兽医知识的态度及其防治牛瘟的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19世纪法国女修会的社会活动……………………………………………肖伊梵(3.101)

摘要:虽然法国大革命重创了天主教,但从1801年起女修会发展迅速,不仅人数大量增加,而且积极参与慈善、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社会活动,成为天主教复兴的重要推动力。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转折点,此前女修会的社会 服务功能成就显著;此后共和国强烈的反宗教情绪和国家世俗化的需要迫使天主教退出公共生活,女修会也随之淡出民众视野,转向私人领域。

1912—1927年云南个旧锡业发展的困境…………………………………姜冬冬(3.112)

摘要:进入民国之后,由于国际锡业市场的兴盛,云南个旧锡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很快便陷入困境。资本不足是导致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原始资本不足、资本积累缓慢、银行信贷匮乏三个方面,而其成因则主要是云南省政府巨额内债发行、富滇银行信贷紧缩、侨商资本撤离以及营商环境恶化。个旧锡业发展的困境表明,良好的社会局面及营商环境是实业发展的前提,否则再多的发展机遇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西方文明再诠释……………………………………………………………侯建新(4.4)

摘要:何谓西方文明?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由表及里,始于近代鸦片战争的惨痛,以为坚船利炮是强大之本,后来扩展到制度,遂有维新变法之举。物质、制度固然重要,然而实际上欧洲文明的确立,更是一种观念积淀和社会共识的形成。为此,笔者首次提出欧洲文明研究中“元规则”(meta-rules)概念。元规则在本文中的定义是:某种特定文明的首要、起始和关键的规则,决定规则的“规则”,被社会广泛认同并被明确定义,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欧洲文明“元规则”类似“胚种”,内涵高度稳定,以至渗入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从而奠定西方文明基础,使西方成为西方。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和空间而变换,有时看上去甚至面目全非,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西方文明与其他每一种文明一样,都保留着其独有的原始特征。对这些元规则的锁定和剖析,无疑是我们探索特定文明本质的关键着力点。

去常备军之传统观念与17世纪末英国陆军大遣散………………许二斌 王乙竹(4.31)

摘要:中世纪以来英国一直不设常备军。由于战争需要,克伦威尔时期设立新模范军,但在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结束时,巨大的军事开销已使英国财政不堪重负。由于担忧君主借助常备军实行专制,英国社会沿袭了不设常备军的传统观念,1698年的议会决定,英国常备军不得超过7000人。于是,英国开始将陆军从8.7万人降至7000人的大遣散。大遣散在军事、社会和政治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英国与欧陆各国军事政策取向的分叉路口,在英国引发了失业和犯罪潮,使议会对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落实到了具体的政治实践中。

“新货币金融史”导向的形成与发展……………………………………徐 滨(4.44)

摘要:2011年,巴里·艾希恩格林提出了“新货币金融史”的概念,为金融史研究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方向。“新货币金融史”是一种方法,它将金融史的宏观和微观诸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覆盖古今和世界的金融史研究。这一概念和方法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里,对于货币、银行和金融危机的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得到学术界认可。

中共早期党员生活费制度…………………………………………………杨 阳(4.52)

摘要: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能够快速建成列宁提出的“职业革命家的组织”,党员生活费制度起到重要作用。最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给党员发薪,引发了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反映出党内对“革命职业化”以及接受共产国际组织领导的认知差异。党员生活费制度建立后,实施范围有所扩大,但发放标准始终较低。生活费制度也造成雇佣劳动化倾向和党员过度依赖党组织、地方组织独立筹款能力降低等问题。中共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调整生活费制度,对克服党员生活困难、促进职业革命家群体的形成,以及保障党组织的生存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陕甘宁边区传染病防治机制…………………………………………王飞 王运春(4.66)

摘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面临传染病流行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积极防治,加强防疫领导机构建设,建立发热诊断、疫情上报、病源隔离和疫因调查的防疫机制,加大医院建设力度,培养医疗卫生人员,重视中医、开发药品,使边区传染病防治取得重要进展,人民卫生健康意识大大提高,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普遍降低,烈性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边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为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0世纪前期豫北农民生活状况考察………………………………………井园园(4.75)

摘要:20世纪前期,豫北是河南相对“发展”的地区,但农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并非单一线性关系。整体来看,豫北农民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普遍改善。农民的谋生方式并未出离于传统的形式,主要方式是种地、手工、做商贩、做苦力等,土地仍是农民生存的主要支柱。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因生计困难离村谋生的人数增多,游民乞丐的数量也有增加。农民的家庭财产非常薄弱,一般农户鲜有积蓄,购买力低下,仅足糊口;农民负债的情况非常普遍。农民的衣、食、住、医疗等条件没有改观,新的食物、衣着种类仅出现在少数富有之家。

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路径与逻辑

——以《法律选编》为中心……………………………………………李继荣 徐家玲(4.90)

摘要:自 313 年“米兰敕令”颁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加速了帝国基督教化的进程,特别是在立法方面表现出异教思想的减弱和基督教原则的持续融入,至 740 年《法律选编》(Εκλογὴ τῶν νόμων)颁布,标志着帝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官修基督教法典的诞生。从《法律选编》基督教原则的融入分析,早期拜占庭法律基督教化的生成逻辑与“古代晚期”帝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帝王神化皇权的迫切需求与基督教君权神授思想紧密契合,社会动荡的现实对基督教信仰抚慰人心作用的需求,促成了皇帝借此立法方式达到稳固地位和繁荣帝国的目的。

传统慈善组织中的现代保险意识

——岭南“长生会”百年兴衰及研究现状………………………………顾春军(4.103)

摘要:长生会起源于晚清,盛行于民国,是岭南地区重要的民间社团组织。其宗旨是助丧,资金源自会费、捐赠、祖产和投资收益。它以血缘、地缘、行业为纽带而形成三种类型,在组织架构、管理运营等方面呈现封闭性特征,又具有慈善与保险性质,是中国本土慈善事业的一个总结,开现代保险业务先声。岭南长生会是传统合会的发展,亦受到西方保险思想之影响,体现了商品经济大潮中岭南人的现代价值观。因为资料逸散、文献稀少,目前对长生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1882—1948年犹太伊休夫经济的发展及影响………………………陈天社 常晓东(4.116)

摘要:1882—1948年,犹太人主持的伊休夫经济在巴勒斯坦地区迅速发展。犹太移民的涌入为伊休夫经济创造了条件;伊休夫经济获益于外部资金的支持;建立犹太国家的目标为伊休夫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此外,英国委任统治也起到推动作用。伊休夫的经济发展,改善了犹太人生存状况,但极大损害了阿拉伯人的利益。在以色列国成立以前,伊休夫承担着巴勒斯坦犹太人生存、发展与壮大的历史重任,奠定了以色列国家经济发展的雏形,造就了今天巴弱以强的态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