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公告  
世界史学科简介
2020-08-25 14:20  

天津师大世界史学科是天津师大传统优势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初招收研究生,经几十年发展已是国内较有影响的世界史团队之一。目前,本学科拥有在职人员32人,其中教授14人(含博导8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十五”以来,连续获批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重点学科和重中之重学科,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天津市重点培育学科,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建设世界史一流学科的同时,以世界史学科带动历史学学科整体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历史学学科群。在2017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世界史学科位列并列第6位,与北京师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等世界史学科同处于B+档。在世界史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一些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优势与特色:

1、方向凝练,重点突出,体系均衡。学科以学术凝聚人才,团队成员研究方向集中在欧洲史、经济社会史和中西比较等领域,20余年久久为功,不动摇,“八五”以来共承担25项国家和教育部课题,近年来在上述领域又承担多项国家重要项目,包括侯建新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欧洲文明进程研究”(2012年)、刘景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欧洲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借鉴意义研究”(2014年)等。其中,《欧洲文明进程研究》项目联合了国内外11家重要学术单位,表明了本学科的学术引领作用。此外,该学科还有希腊罗马史、中东埃及史、朝鲜史、日本史等。

2、经济社会史学科在国内独树一帜。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致力于经济社会史的本土化实践,2000年前后在国内率先引进和创建经济社会史学科体系,2019年列入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科推出“欧洲经济社会史丛书”,学科刊物《经济社会史评论》2005年起在三联书店先后出版7辑,高起点,高标准,广受关注,2014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为正式期刊,现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内高校中为数不多的世界史专业刊物之一。

3、实体科研平台强力支撑。本学科1999年创办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中心,2010年更名为欧洲文明研究院,2014年批准为实体研究机构,按照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标准配置和建设。额定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20名,另有专业西文书库、网络中心和期刊编辑部,并配有行政管理人员。该院具有世界史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是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西文书库每年市政府有专项资金投入,初具规模,引起史学界关注。

学位点依据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标准,在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学术能力、学位论文等方面均制定了明确的学位标准。要求研究生应具备世界史学科的基本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系统掌握世界史学科基本知识;具有较广博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技能,尤其是应具备较强的发掘和利用史料的能力,并具备敏锐的学术鉴别力,能够在导师引领下展开独立研究并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培养科研写作能力,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原创性,应有系统的原始文献支撑,具有较全面的创新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

博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在职攻读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为1年(兼顾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占17学分;创新实践环节占3学分。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总学分为不少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不少于1年,占29学分;创新实践环节占3学分。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半。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即可申请毕业。

4、坚持现实关怀,为社会服务,为政府服务。学科以服务中国发展、提供思想资源支持为目标,贯穿中外比较,在中西现代化等领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成果积累。学科注重基础研究与国民教育的结合,学科带头人担任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新课标修订专家组第一召集人,主持编纂了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示范课本,体现了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本学科还参与了天津市中心镇发展研究,受到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哈全安教授的《中东史610-2000》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为国家和社会普及中东历史文化,出版后广受社会赞誉,高居“中国高被引图书世界历史学科(2010-2014年高被引图书)”排行榜榜首,成为我国世界历史学科唯一入选前三名的国内学者原创著作。曾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第十届天津市优秀图书奖等等。协调多方力量,推动我国世界史学科基础性建设。侯建新教授连续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学科评议组工作,并兼任第七届(世界史)评议组召集人,为推动我国世界史学科基础性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服务高校科研和教学一线。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所办辑刊受到社会肯定,中国史学界第九次代表大会受邀作专题发言。2014年经国家新闻广电总局批准,正式创办季刊《经济社会史评论》,国内外公开发行,努力建构该领域的中国话语体系。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发挥智库作用,为地方政府和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主动融入地方建设,依托教委重大项目为天津中心镇发展建言献策,受到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同时承担关于“欧洲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借鉴意义研究”的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撰写咨询报告,该报告收入由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的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5年年会咨询报告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