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书评书讯  
书讯:《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中译本出版发行
2025-09-22 10:26  

书名: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作者:彼得·斯坦因(Peter Stein)

译者:柯伟才

ISBN:978730136509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

内容简介:

罗马帝国覆灭已久,但罗马法在欧洲法律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蕴含的法治精神已成为欧洲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之一,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界限,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纬,追溯罗马法从古罗马时代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包括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对日耳曼民族习惯法、中世纪共同法、教会法、近代早期民族国家立法和19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私法法典化潮流的重要影响。本书既是了解罗马法的一部深入浅出的入门书籍,也可以说是一部简要的欧洲法律文化史,能为理解欧洲近现代私法制度发展史提供背景知识;不仅可以为我国私法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也适合我国对罗马法和欧洲法律文化史感兴趣的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彼得·斯坦(Peter Stein, 1926—2016),著名罗马法学者,曾为阿伯丁大学法理学教授(1956—1968),后担任剑桥大学市民法“钦定教席”(Regius Chairs)教授一职直至退休(1968—1993)。代表作有:《法律规则——从法律规则到法律格言》(Regulae iuris: From Juristic Rules to Legal Maxims, 1966),《法律进化——一种观念的历史》(Legal Evolution: The Story of an Idea, 1980)以及《法律制度——纠纷解决的发展》(Legal Institu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Dispute Settlement, 1984)。

译者简介:

柯伟才(1979— ),男,广西合浦人,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罗马法和欧洲法律史。在《清华法学》《比较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南大法学》《法学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盖尤斯《法学阶梯》释义”,出版专著《债务不履行制度研究》,译著《罗马私法中的过错要素》《法学的概念天国》《生活中的法学》和《古典罗马法》。

译后记

对于罗马法学者而言,著作被翻译成德文可以说是一种荣誉。彼得·斯坦(Peter Stein,1926 —2016)教授就是享有这项荣誉的为数不多的学者之一。《罗马法与欧洲》一书首先在德国以德文本出版(Peter G.Stein, Römisches Recht und Europa, Die Geschichte einer Rechtskultur, übersetzt von Klaus Luig,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1996) ,之后才在英国以英文本出版( Peter Stein, Roman Law in European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随后又被译成意大利语、法语、日语以及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

斯坦教授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罗马法大师,曾是阿伯丁大学法理学教授(1956—1968),后担任剑桥大学市民法“钦定教席” ( Regius Chairs)教授一职直至退休(1968—1993)。代表作有:《法律规则——从法律规则到法律格言》(Regulae Iuris: From Juristic Rules to Legal Maxims, 1966) ,《法律进化》(Legal Evolution, 1980)以及《法律制度》(Legal Institutions, 1984)。

罗马法自十一世纪在西欧复兴以来,经历了八百多年的继受过程,已经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全世界的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法学家通过不同的方法或者视角来研究罗马法,创造出不同的成果。大陆法系的现代民法理论正是这一发展过程的结果。对于我国而言,对罗马法及其后续发展的了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我们的民法理论几乎都是舶来品,十九世纪德国潘德克顿学派的理论是其中最主要的来源,而后者正是从罗马法发展而来。不了解现行民法理论的历史背景,恐怕很难进行有益的创新,甚至连理解现行民法概念、制度都成问题。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法学史、私法史、法学方法论、法哲学、自然法和法社会学研究也离不开罗马法。二十世纪之前,上述领域的理论几乎都与罗马法有关。上述领域的理论大家大多都有罗马法知识背景,缺乏对罗马法的系统认识,便很难真正读懂他们的作品。

初读《罗马法与欧洲》时,译者就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斯坦教授用较短的篇幅生动地描绘了罗马法从其最古老的时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一部生动的欧洲法律文化史。为了和中文读者分享这部杰作,译者早于2016年8月便完成了译文初稿,但一直没能出版。

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赏识与支持,让这部作品有机会与中文读者见面!感谢钱玥编辑!她认真细致的校对工作让译文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感谢译稿的第一批读者:台湾东海大学的李君韬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的聂卫锋老师、深圳大学的马海峰老师、江苏大学的姜海峰老师、中国政法大学的张焕然老师、苏州大学的唐波涛老师!在译稿校对过程中,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自2018年起,译稿陆续以不同的方式在民法总论、罗马法、外国法制史、近代私法史、外国法制史专题研究等课程中被译者使用。感谢参与上述课程的同学!他们的提问和建议,加深了译者对译稿内容的理解。

由于译者才疏学浅,译文恐难完全避免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电子邮箱:ke_weicai@ 163. com。译文中仍然存在的错误,由译者独自承担责任。

柯伟才

2016年10月11日初稿

2025年5月1日修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