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摘要  
《小荷》第24期摘要
2022-10-18 15:04  

(2022年06月总第24期)

目 录

世界史专栏

《时宪历》输入视阈下的朝鲜对华观嬗变 骆 姚(01)

摘要:明清鼎革,清朝将《时宪历》作为官方历书施行全国,《时宪历》经由赴京使行传入属国朝鲜。朝鲜王廷逐步接受并采纳《时宪历》,将其在全国刊印施用,同时不断派遣使臣赴京购买历法书籍、学习《时宪历》的编算方法。《时宪历》对中朝封贡制度内的年号、纪年等时间规则进行了制定,但朝鲜举国都表现出对奉行清朝正朔的极大反感。《时宪历》在朝鲜传播的历程,反映出明清更替后朝鲜的对华观由“尊明”、“慕华”到“贬清”、“攘夷”的嬗变,实质上体现出朝鲜在政治上屈服、文化上反叛的二元对立。

 

从文本到现实——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农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邱家瑞 (11)

摘要:随着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经济社会的变迁,农民群体在社会结构中出现分化与重组。特权阶层期望以布道词与文学作品等文本的形式建构自己的等级威望,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秩序运作的弹性亦愈加显著,文本中所体现的社会秩序理念与现实状况的变化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在黑死病与百年战争的大背景下,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农民面对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并未被动的接受与顺从,而是抓住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地位,他们的行动会对英格兰经济社会的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近代早期英国乡绅消费行为浅析 唐佳乐 (18)

摘要:近代早期,英国乡绅阶层正处在崛起阶段,效仿贵族的消费行为成为了其展示自身财富和地位的手段之一。等级观念和制度以及社会上衡量绅士品质的标准是影响其消费的重要因素。乡绅阶层的消费行为依据类别可以分为服饰的消费、住宅和装饰的消费、以及宴请和雇佣家仆的消费。表现娴雅的生活和高贵的绅士风度则是其进行消费的主要特征。上层乡绅和小乡绅在不同消费类型中有所差异,但都反映出对于自我塑造和身份认同的需求。乡绅阶层过于奢侈的消费行为,尽管使部分家族陷入沉重的债务之中,但不仅对于社会生产有着积极意义,也表现出对于等级制度的有力冲击,还体现出与英国消费社会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20世纪美国助产士的边缘化与职业化贯仁爱 (25)

摘要: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产妇的分娩场所主要是家庭等私人空间。其后,分娩活动日益医疗化,分娩地点逐渐转移到医院。由于缺少助产方面的教育经历和实践经验,美国助产士难以获得社会认可,其身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为改变这种境况,她们主动接受助产教育,学习管理经验,推动助产改革,成为训练有素的从业者,推动了助产士的职业化。美国助产士的职业化,改变了以男性产科医生为主导的医疗模式,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产妇们对家庭分娩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妇产科的发展。

 

浅析全球历史视野下的跨国史转向研究 汪业霞 (35)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史学界出现了研究“跨国转向”的历史潮流,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史作为一种新概念开始崭露头角,以伊恩·蒂勒尔为代表的西方史学界率先提出“跨国史”理念,并将其作为研究历史的新型方法加以应用。托马斯·本德和入江昭紧随其后,打破了传统民族国家史学研究的局限,提出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民族国家史。全球化时代不仅需要重视民族国家历史,以跨国公司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活动,同样在影响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于全球史,跨国史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跨国史研究的对象是跨国关系和跨国事务,关注非国家行为体,从而为徘徊于民族国家史边缘的历史学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

 

中国史探微

乌兰察布博物馆藏石虎山遗址刻符初探 陈志欣 (42)

摘要:内蒙古乌兰察布博物馆藏牛肩胛骨93ST3G1:1出土于石虎山Ⅰ遗址的围沟中。石虎山Ⅰ遗址的围沟,无论其整体布局,还是围沟内部及其周围的考古现象,都反映了与祭祀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而文字恰巧起源于祭祀活动中人神沟通的需要。祭祀占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崇尚自然的集体信仰活动,寄托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与发展。石虎山遗址刻符的载体、文字特征、动物种类等均与殷商甲骨文相关。石虎山遗址刻符与殷商甲骨文之间的关联,有助于进一步思考有关商文化渊源的探讨。早在新石器时代,内蒙古石虎山地区已经作为古人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聚落地点。石虎山遗址刻符是反映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材料。

 

小读者与大国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启蒙教育初探——以《大公报·儿童副刊》为中心 朱怡晴 (52)

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本位主义思想盛行,各种类型的儿童刊物纷纷出现,《大公报•儿童副刊》正是其中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儿童副刊》编辑通过稿件的选择、刊发和批语,与投稿者、读者进行互动,构建舆论空间,潜移默化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惜时勤学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启蒙,力图将他们从懵懂的“小读者”培养成一个合格“大国民”,实现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

 

抗战胜利后平津粮荒问题探析(1945年12月-1949年1月)袁 阔(61)

摘要:1945年12月,平津开始出现粮荒问题,主要表现为粮食短缺和粮价上涨,直到平津解放前一直困扰着整个社会。粮荒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本身就是缺粮地区,需要从外地大量输粮外,通货膨胀、向平津输粮供应减少和商人囤积居奇,皆为平津粮荒发生并不断加重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平津粮荒问题,国民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可分为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开源方面包括向平津输粮,交通上为输粮提供便利,发行粮贷;节流方面包括进行粮食配售,停征、禁购平津军粮,预防、打击囤积居奇,加强粮食统筹等。国民政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以图解决平津粮荒,但问题并未解决反而越加严重。这不仅反映了国民政府在应对平津粮荒问题上的失败,亦预示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上终将失败。

 

新书快讯(71)

新刊速递(76)

征稿启事(8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