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5.7至今,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教学科研;
2023.10—2024.10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医学与技术史中心,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
2013.7—2015.6 清华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方向博士后流动站,教学科研;
2010.9—2013.6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3.7—2010.8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学科研;
2000.9—2003.6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6.9—2000.6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英国医疗社会史、英帝国史、全球史
二、科研成果
(一)论文
1.《全球史研究中的史料运用》,《光明日报》2025年1月20日第14版。
2.《南丁格尔与英属印度疫病防控》,《医疗社会史研究》第14辑,2023年2月。
3.《“医”“史”互动视角下的西方医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齐鲁学刊》2018年第5期。
4.《霍乱时期英属印度的医学对话》,《齐鲁学刊》2015年第1期。
5.《评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全球史评论》第七辑,2014年12月。
6.《小蚊子与大历史——读<蚊子帝国:大加勒比地区的生态与战争>》,《全球史评论》第六辑,2014年6月。
7.《因信成疫:19世纪的印度朝圣与霍乱流行》,《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8.《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及其维护机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综述》,《世界历史》,2012年第2期。
10.《方兴未艾的殖民医学史研究》,《光明日报》,2012年2月23第11版。
11.《<全球史评论>简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1年卷总第9卷。
12.《“恋旧”与“洋化”:纽约唐人街美国华人的民俗生活与文化认同》,《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二)译著
1.塞巴斯蒂安·康拉德:《全球史是什么》(独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
2.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主译),简体中文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2024年入选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繁体中文版,台湾广场出版社2019年。
3.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参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
4.约翰·坎农主编:《牛津英国历史辞典》(参译),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三)编译
《全球史研究指南》(三人主编第三),商务印书馆,2025年。
(四)译文
1.艾达·布尔:《私人捐赠与政府管理:挪威慈善制度变迁》,《经济社会史评论》,2016年第3期。
2.休斯·克拉克:《10—13世纪泉州文化与形态中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载《清华大学历史系学术译丛·中西文化交流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3.杰里·本特利:《探索全球文化史》,《全球史评论》第七辑,2014年12月;收入肯尼思·柯蒂斯主编:《世界历史的设计师》,李俊姝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
(五)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球史视野中的英属印度霍乱流行研究》(项目号2014M550697),独立,已结项。
2.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近代史》,参编。
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属印度霍乱防治与医学交汇研究(1817—1947)”(项目号21BSS042)。
4.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委托项目“亚洲文明全要素研究”(项目号21@WTA001)子课题“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研究”,负责人。
5.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招标项目“医疗卫生知识的生产与近现代西欧文明的构建”(项目号24VLS026)子课题“医疗卫生知识的生产与近现代西欧文明的扩张”,负责人。
6.天津师范大学校博士基金项目“19世纪霍乱时期英国的国际关系研究”(项目号52WW1911),独立。
三、开设课程
1.《世界近代史》
2.《全球史导论》
3.《全球史与帝国史》
四、联系方式
邮箱:duzi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