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动态新闻  
我院学者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4年度重大招标项目 “现代化与欧洲区域自治研究”开题论证会
2025-07-19 10:14  

2025年6月28-3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4年度重大招标项目 “现代化与欧洲区域自治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暨南大学顺利举行。该项目由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蔺志强担任首席专家。

本次开题论证会邀请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和刘景华教授、北京大学彭小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邢来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侯树栋教授、云南大学龙秀清教授组成论证专家组。《历史研究》杂志社焦兵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吕厚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岳伟教授、《经济社会史评论》杂志社孙晓明编辑等专家应邀出席研讨。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教授、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杨杰研究员、文学院院长李云飞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云南大学钱金飞教授、暨南大学付亮副教授、中山大学王玖玖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刘虹男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林纯洁副教授、中山大学谢斯杰副研究员等参与了开题论证会。

论证会开幕式由文学院历史学系主任张小贵教授主持。首先,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教授致辞,强调本课题对于深化欧洲文明研究、推动学校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随后,社科处处长杨杰研究员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并对课题的后续推进及人文学科的持续发展表达了期望。最后,文学院院长李云飞教授致辞并向各位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致以诚挚感谢。

开题论证会由专家组组长侯建新教授主持。首先由项目首席专家蔺志强教授汇报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研究框架。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丰富和升华了现代化理论,也对研究欧洲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欧洲各国历史上央地关系中存在不同模式的区域自治现象,对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产生了不同影响。本课题分别聚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与西班牙五国,研究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整合中央权威合力与区域自治活力的模式和效果,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为我们增强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在开题论证环节,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课题的选题设计和研究价值,认为本课题结构科学,内容充实且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课题对中央—地方关系的关注,回应了当前国内世界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领域,有助于深入理解欧洲央地关系的历史逻辑与制度特征,亦能为中国地方治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与经验启示。中国学者应具备书写外国历史的宏大视野与理论张力,加强“知外能力”,本课题以历史比较的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特别是强调中央权威在各国区域自治实践中的核心作用,所体现出的现实关怀契合国家发展对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支撑与比较视野的需求,值得肯定。

专家们就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与内容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包括进一步明确核心概念,界定时空范围,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研究路径,增加社会经济分析,综合考察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维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现代化路径的形成与演进,揭示区域差异和现代化路径的复杂性;围绕研究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注重史料与理论的结合,增强实证基础,审视区域自治在欧洲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关注欧洲央地关系中的合作与“共识政治”及其影响;建议设立总论卷,统摄各子课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区域自治的不同模式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

最后,项目首席专家蔺志强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们的指导意见表示衷心感谢,并承诺课题组将在后续研究中认真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积极完善研究设计,力求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