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学术交流  
我院学者参加第二届珠三角世界史学者论坛
2024-06-20 16:46  

2024年6月7日,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侯建新教授、任世江编审出席第二届珠三角世界史学者论坛。开幕式上,侯建新教授针对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做了主题发言。闭幕式上,任世江副主编介绍了《经济社会史评论》杂志的重点栏目和选题方向。


第二届珠三角世界史学者论坛纪要

2024年6月7-9日,第二届珠三角世界史学者论坛于暨南大学石牌校区顺利举行。本次论坛在广东历史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主办,暨南大学欧洲文明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岭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珠三角及周边区域高校的七十余位世界史学者与会。论坛还特邀多位国内外高校世界史知名学者及专业期刊编辑莅临指导。


开幕式

开幕式上,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教授、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分别致辞,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复旦大学向荣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论坛开幕式由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李云飞主持。

夏泉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暨南大学文学院和世界史学科建设情况,指出暨南大学世界史学科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学科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他还对珠三角世界史学科建设和学者交流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坚持与所在高校的中国史、外国语言文学、国际政治等相关学科合作;第二,坚持同珠三角区域内世界史学者交流;第三,积极主动走出去,加强同区域外高校的交流。

谢湜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珠三角世界史学者论坛,肯定了广东省世界史学科取得的长足发展。他指出,以文会友、凝聚共识,促进珠三角学术共同体发展是论坛的重要任务。他衷心感谢参会学者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期望珠三角世界史论坛坚持办下去,成为凝聚珠三角世界史力量的重要纽带。

侯建新教授发言的主题是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他认为学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学科分布、论文质量、学者外语水平、原始资料引用、学术规范等方面来看,中国世界史研究已有长足进步,一批很出色、有实力的青年学者涌现出来。他指出,世界史研究者应避免选题的碎片化,应将具体考证和宏观题目结合起来,积极向大众普及知识,为决策提供参考。

向荣教授介绍了上海世界史学科建设和学者交流的经验。他指出,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团结一致,市内世界史学术氛围浓厚,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多次联合举办世界史学者论坛和针对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的史学论坛,为世界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上海高校跟中学教师联系紧密,积极推动大学跟中学之间相互联通,多次举办教学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也分享了自己培养研究生、指导博士后的经验,强调导师在学生学术发展道路上应发挥引领作用。


第一分会场

第一分会场的主题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上午的讨论由《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周晓菲编辑在线主持,华南师范大学赵自勇教授评议。下午的讨论由赵自勇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江滢河教授评议。共8位学者做了报告。

广西师范大学林漫博士的报告《琳达·戈登与美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史学》讲述了琳达·戈登的学术思想和实践。她首先简述了美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概念和产生渊源,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美国历史学界有何影响,着重论述了戈登的职业生涯分期和问题意识的转变,以及戈登作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学者的使命与成就。

华南师范大学王申蛟副研究员的报告《“前理论”概念对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启发》简述了“前理论”概念的含义,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前理论”概念对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启发:一是要重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概念化的问题;二是要重视历史学家无意识的历史表述和叙事;三是要重视所谓的已往历史学说不能解释的异例;四是要注意到历史学家既承担历史理论的生产者的任务,也承担历史理论的启蒙者的任务。

中山大学曹鸿副教授的报告《社会建构论与欧美性别政治史的书写》指出,社会建构论怀疑人们认为既定的事实、自然的现象,强调诸如种族、性别、族裔、性取向等概念是社会建构的,受到时空等条件限制的。欧美性别政治史在吸纳众多研究的同时也参与了社会建构的表达。社会建构论既推动了性别政治史的书写,也瓦解了性别政治史的根基。

中山大学庞昊的报告《西古德·马格努森的微观史研究:以小见小》介绍了冰岛史学家马格努森的学术经历以及他“以小见小”的研究取向,分析了马格努森在微观史研究中所体现的“个体化”和“反对历史综合的研究方法”的特征。马格努森丰富了人们对冰岛史的认识,推进了微观史的发展,“以小见小”是仍在发展的一股史学潮流。

华南师范大学赵自勇教授对上述报告进行了评议:美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史学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女性史学在整个女性主义史学的地位,以及将其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史学对比研究;就“前理论”概念而言,它可能是静态的,但也要从动态来看理论发展的阶段过程;社会建构论涉及史学研究中的一些方法论问题,对社会的研究在不断地变化,理论的变化有益于历史研究的创新;“以小见大”的研究确实有可能存在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宏大叙事建立在具体的事件之上,“以小见小”的微观史学的研究取向值得关注。但具体事件人物的研究如何为宏大的叙事提供基础这一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下午的报告采用了即讲即评的方式。

中山大学助理教授徐桑奕在以《19世纪美国夏威夷叙事中的“反库克”书写及影响》为题的报告中以“库克之行”和“库克之死”的历史事件为核心,分析了美国崛起后对夏威夷的介入和历史文化的重塑,以及夏威夷对于美国太平洋策略的意义。江滢河与曹鸿老师评议认为,夏威夷等岛屿对于美国扩张的历史非常重要,徐桑奕拓展性地使用了史料,并认为对夏威夷的研究可以与毛里求斯等其他地区的历史叙事相对比,进一步界定夏威夷叙事的主体。

深圳大学王栋研究员的报告《超越“王在法上”与“王在法下”:论马克垚的政治史书写》探析了马克垚先生的政治史书写的阶段性转变和背后的心路历程,认为马克垚先生对“专制”的学理思考和研究思路,对学界具有借鉴意义。江滢河教授、赵自勇教授及暨南大学蔺志强教授评议指出,学习前辈学者的史学方法,需要了解其心路历程和学术环境的变化;马克垚的作品体现了学者自身的定位和使命感,是后辈的榜样;中西国家的形成过程不同,国家制度的研究大有可为。

深圳大学叶亢老师的报告《〈新世界史纲要〉与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概述了钱乘旦先生主编的《新世界史纲要》的目标和大致内容,指出《新世界史纲要》一书延续了吴于廑的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的研究思路,融合了多个重要框架解释,强调人类历史进程的多样性,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江滢河教授评议认为这一报告结合本科生层次和世界史方向的教学实际,强调有必要确立世界史的研究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华南师范大学赵自勇的报告《地区研究与世界历史研究体制》简述了国内外地区国别学研究的发展差异,介绍了跨学科地区国别研究机构与已有的学科建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地区国别研究的未来寄予期盼,希望建立制度性保证以推动地区国别学研究。江滢河老师评议认为这一报告结合了地区国别研究的实际情况,并对地区国别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寄予期望。


第二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的主题是古代文明。上午的报告由《经济社会史评论》任世江副主编主持,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评议;下午由华南师范大学李立华老师主持,中山大学李智老师评议。共7位学者做了报告。

暨南大学张小贵教授的报告《波斯之外:古叙利亚的琐罗亚斯德教》指出琐罗亚斯德教是波斯帝国主要信奉的宗教,但在帝国中心之外的古叙利亚地区也发现了对该宗教的崇拜,并通过浮雕、文献等资料,证实了这一观点。到了希腊化时代之后,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古叙利亚地区的宗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依然保留了部分琐罗亚斯德教的痕迹。

嘉应学院李清敏老师的报告《古埃及对东地中海秩序的构建及影响》探讨了古埃及对东地中海秩序的构建,指出这一构建是通过武力震慑和外交手段实现的。古埃及与东地中海地区国家间的关系模式与这一时期西亚地区国家间关系模式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基本涵盖了大国与大国、大国与小国、宗主国与被保护国之间的关系模式。

韩山师范学院周洪祥副教授的报告《特提斯、海军暴民与雅典民主》关注的是雅典民主与海军的关系。通过梳理特提斯(雅典第四等级公民)的产生以及海军暴民的概念,得出虽然海军促进了雅典民主的发展,但海军不是雅典民主制出现的原因。所谓海军暴民实际上并不存在,在政治话语权上,特提斯更是无足轻重。

中山大学林英教授的报告《站立的凤凰:试探中期拜占庭艺术品中凤凰图案的传播途径》通过6件中期拜占庭(9-11世纪)的艺术品中站立凤凰的图案,探讨与中国凤凰形象的渊源,认为这类站立的凤凰形象是借鉴了唐代铜镜上鸾鸟的图案,并在4-7世纪通过萨珊波斯传入拜占庭。圣像破坏运动结束后,马其顿王朝(867-1056年)迎来复兴古典文化运动。在这种背景下,来自中国的凤凰图案得以再现。

陈志强教授在评议中赞扬了青年学者对过去关注较少的领域的探求和取得的成果,也鼓励他们在继续深入研究相对微观的具体选题时,培育解决事实层面的问题意识,使研究得到升华。

韩山师范学院姜国玲老师的报告《<伊南娜下冥府>与<伊什塔尔下冥府>的比较研究》通过在语言、内容、情节、神话与女神信仰四个方面的比较,指出两部作品虽描述了同一主题,但在使用的语言、成文时间,以及具体情节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文本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人们对女神伊南娜—伊什塔尔的信仰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中山大学李智老师的报告《苏美尔植物园的形成及其作用》基于对大量植物园管理的行政文书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指出从公元前三千纪中期苏美尔人便开始在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建立椰枣园、果树园和木材园。在国家治理中,植物园是土地经济的一部分,可以提供食物、手工艺品原料和书写材料。植物园是国王拥有统治合法性的标志之一,为后来“空中花园”的建造树立了典范。

暨南大学朱毅璋副教授的报告《荷马史诗所见希腊早期王权的特点》通过分析特洛伊王族、伊大卡“奥德修斯王族”、迈锡尼“阿伽门农王族”的王权特征和奥林波斯众神的权力特点,认为希腊早期王权从来不是专制王权,更像是一群贵族中较为显赫的家庭,权力不大且并不稳定。因此,希腊早期的“王权”更有可能从一开始便是贵族专政模式,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王权”衰退问题。

李智老师对各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逐一评议,肯定了各位学者对相关领域的拓展与深化,同时就古希腊女神信仰、王权、军队等概念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第三分会场

第三分会场的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与互鉴。上午的讨论由《学术研究》编辑杨向艳研究员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评议;下午场由韩山师范学院伍玉西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陈国保教授评议。共8位学者做了报告。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朱玫副教授的报告《东亚近世的户籍与传统社会》指出户籍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社会,被中国周边地区接受,在东亚形成形态各异的户籍,展示多元面貌。更引人注目的是传统户籍制度,随着目的和方法的变化,仍能一直持续实行到近现代。在近代国家建设中,户口调查管理是东亚各国采取的特有“方法”。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李廷青助理教授的报告《从钱币到金属活字:中国唐宋翻砂铸造技术在中世朝鲜半岛的传承与革新》指出朝鲜中世货币史的研究必须置于东亚的宏大视野之下,在传统的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考古材料、借鉴钱币学等学科方法综合进行。根据以上研究角度,结合其仿照中国唐宋铸造铜钱等史实,李廷青认为高丽王朝铸造金属货币的技术当与唐宋相同,即翻砂铸造技术,相关研究也可从侧面对东亚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史进行正本清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婉珺副教授的报告《从满剌加到麻六甲:明朝-马六甲关系(1488—1521)》从明朝和马六甲王朝关系在葡萄牙人到来前后的变化出发,探讨了明马关系的全球史意义。15世纪晚期的马六甲与明朝在人际交流和制度互动两个层面都保持了深度交往,出现了《马六甲海洋法》等优化制度设计的举措和尝试,马六甲的亚洲海洋贸易中心地位得以维持,但周边外交上的孤立造成了“孤岛式繁荣”。

韩山师范学院伍玉西教授的报告《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在东南亚华人中的调查活动》指出鸦片战争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在中国本土难以立足,转而在有大量华人定居的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一批面向当地华人的传道站,并在东南亚华人中开展了一些调查活动,为鸦片战争前西方人获取中国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构成了他们中国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刘晓东教授在评议中肯定了四位学者的研究,并认为四位专家的研究考辨仔细,能够从原始国文献资料入手考虑问题,富有创新性,体现了世界史研究的进步。

在下午的讨论中,广西师范大学陈国保教授在其报告《东南亚性?海洋性?——传统越南的文化特性再讨论》中,从东南亚趋势的角度来看待传统越南与中华文化长期相对应的关系,并与西方学者提出的“东南亚性”和“海洋性”两个概念进行对话。他指出传统越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超越了不同政治归属的立场,证明中华文明凭借成功的治世经验,在长时间的双向互动交往中,在越南由民众主动吸收内化,并进一步发展创新。

暨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张钊对《胡志明汉文诗集〈狱中日记〉赏析》中译本的出版价值进行了评析。他认为该书有着多重价值,其文学作品赏析较为全面,体现了越南知识阶层掌握汉文的程度;同时又是一本在汉文诗译为越南文的基础上写成的著作,呈现了汉越两种语言文字的互通互动;此外该书亦有记录历史的作用,对研究中越关系史、越南民族独立运动、民国时期广西地方社会有参考价值。

暨南大学邵笑副教授的报告《美国对南越吴庭艳政权扶植、干涉与颠覆背后的合法性因素》引入了政治学上的“合法性”概念,用合法性三要素——“意识形态”、“绩效”和“程序”分别考察了南越吴庭艳政权得以建立的合法性基础、合法性危机以及最后合法性的丧失与政权的覆灭,认为南越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极大影响了其自身命运,也是解释美国-南越之间复杂关系的一把钥匙。

暨南大学张毅老师的报告《构建老挝:跨国史视角下老挝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923—1949)》介绍了老挝民族主义演变和国家独立的历程。日本战败后,在中国受降部队的支持下,老挝民族主义者建立了独立且统一的老挝王国,完成了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的转变。在上述过程中,反殖民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共同影响了老挝国家的空间建构和民族身份塑造。

陈国保教授在评议中肯定了四位专家在研究中体现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文本意识。他指出,现在研究者不再仅仅拿文献做证据,而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穿透文本的描述来看问题,通过跨地区、跨国别的宏大视野来书写和探讨各国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第四分会场

第四分会场的主题是欧洲中世纪的王权与教会。上午的讨论由上海师范大学李腾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彭小瑜教授评议;下午由《历史教学》编辑王向阳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侯树栋教授评议。共10位学者进行了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龚伟英老师的报告《政教联盟的缔结:奥古斯塔普尔西利娅的宗教政策及其实践》指出,在普尔西利娅以皇后身份摄政罗马帝国期间,宗教政治斗争严重影响帝国统一。皇后延续了传统的功利性措施,先联合以亚历山大里亚为首的教派势力打击聂斯托利派,又联手罗马教宗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打击亚历山大里亚教会。普尔西利娅通过两次大公会议维护了其时代的政治稳定,尽管后来的执政者未能把控局势,但她为强化集权做出的努力不容忽视。

华南师范大学刘虹男老师在题为《古代拉丁西方基督教化叙事范式析论》的报告中指出,“拉丁西方基督教化”一直是古代晚期欧洲历史叙事体系构建的关键内容。但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西方学界逐渐摆脱了古代教会史家创设的“胜利叙事”,开始从社会史和宗教文化史等角度出发,探究罗马帝国基督教化和异教终结的历史过程。刘虹男认为,学界应注意“基督教化”和“皈依基督教”概念的差异,逐层阐释细节变动,以便更好展现古代晚期拉丁西方基督教化的社会图景。

中山大学谢斯杰老师的报告《从近代早期的子侄枢机看罗马教廷的裙带关系》揭示出,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子侄枢机在罗马教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外交方面。这一制度能够保证教宗依靠在任的亲属来管理教会事务,从而保持权力的集中。因为子侄枢机产生的负面影响,英诺森十二世时废止了子侄枢机的任命。

暨南大学博士后马楠的报告《中世纪教宗权威与犹太人关系——以英诺森三世的<犹太人庇护训谕>为例》对《犹太人庇护训谕》最初的文本和英诺森三世时期颁布的文本进行了比较,认为庇护犹太人的训谕是失败的,其作用非常有限。失败的原因首先是训谕在语言上具体又模糊,其次教宗本人对待这一问题并没有非常统一的态度,另外教会内部的态度也不统一。

北京大学彭小瑜教授在评议中指出,史家在解读文本时,可以进行合理想象,但也需要其他文本的佐证。他肯定了中青年研究者在多语言学习方面的努力和付出,并强调,阐释宏观问题不意味着不扎实、不细致,而应基于大量的文本阅读。此外,彭教授同上海师范大学李腾教授、暨南大学付亮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侯树栋教授就教会史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教宗裙带关系的相关研究交换了观点。

在下午的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侯树栋教授首先梳理了苏珊·雷诺兹《封土与封臣》的革新意义,并总结了其后封土制研究的趋向:第一,封土制究竟是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依靠,还是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或者需要将二者统一讨论?第二,过去的学者强调封土制的私权关系,而今大多数学者开始考虑“公”“私”关系是否只是封土制的一体两面。第三,许多学者认识到,上层中世纪统治集团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封土制只是其中一种关系纽带。

暨南大学张廷茂教授的报告《从审议大会到国会:葡萄牙立宪会议的沿革》追溯了葡萄牙立宪会议的历史。1254年,葡萄牙最初的审议大会由哥特时代的库利亚大会沿革下来,演变为审议大会,但在17世纪之后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审议大会一直处于休会状态。1820年,葡萄牙革命者重新召开审议大会,并将其作为制宪会议。此后,制宪会议一直作为葡萄牙的国家议会存在。封建时代的审议大会由此完成了历史性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黄广连老师的报告《西方十字军研究中的穆斯林记忆》指出,穆斯林记忆,即那些亲历十字军东征的穆斯林史家和作家或作家的记载和记忆,为后人研究十字军东征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视角和证据。然而,他们的记载在西方十字军研究领域中长期被忽视。直到20世纪末,西方学者才开始逐步打破这一局面,反思西方中心论,重构十字军的历史。尤其是911事件以后,穆斯林史家对十字军东征的记忆成为西方相关领域研究中的热点。

暨南大学付亮副教授的报告《意大利世俗左翼史家与“反宗教改革”范式的回潮——以马西莫·菲尔波近作为例》指出,意大利世俗左翼史家马西莫·菲尔波的新作《天主教改革和特兰托大公会议:历史还是史学神话?》是对“天主教史学”的全面批判。该书颇有洞见,但也存在盲点。该书对批判对象作出了过度解读甚或曲解,不啻为另一种世俗偏见和史学神话。

郑州大学张楠老师的报告《整合与分治:加洛林时期意大利的政治变迁》将意大利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基本政治格局。她认为教宗很大程度上阻碍王国扩张,削弱了君主权威,无论是意大利王国内还是教宗国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裂,而加洛林皇帝尽管始终致力于意大利和其他政治单元的整合,却一直无法消弭族群和文化上的冲突,这让意大利仍然是独立单元。

侯树栋教授充分肯定五位汇报人的研究,并提出中肯建议。他指出,中世纪史研究者也应该关注非西方史料,关注不同学术范式之间的交锋与学术研究背后的个人政治倾向。随后,侯教授、张楠老师和李腾教授等还就“何谓中世纪皇帝?”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第五分会场

第五分会场等主题是英国史。上午场的讨论由美国富兰滋大学许光秋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向荣教授评议;下午场由中山大学李诚老师主持,岭南师范学院兰教材副教授评议。共8位学者进行了报告。

暨南大学许张凤老师的报告《10—11世纪英国文化对丹麦的影响》利用丹麦货币、宗教建筑和家用器皿等最新考古成果展现了10—11世纪丹麦同英国文化间的联系。向荣教授在评议中认为许博士一反传统学界对于丹麦文化如何影响英国之关注,而是探讨英国文化对丹麦的反向影响。这一研究思路也契合中国史学界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学术前沿。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王垣丁的报告题目是“Reforging Kingship and Legitimacy:Inauguration Mandates of King Henry II of England and Emperor Gaozong of the Song”。他比较了宋高宗和亨利二世登基诏书的相通之处并指出,宋高宗和亨利二世皆是在危机与复辟背景下登基,而且都通过在登基文件中强调历史传承、神赋权力和支持自己的臣民来为自己的统治构建合法性。向荣教授赞扬这篇论文选题新颖,为中国中世纪研究主题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武文霞副研究员在《英国城市化对政党变革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文中探讨了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如何推动了政党的发展及政党制度和组织的完善。她认为英国城市经济和社会为政党发展提供了沃土,而城市新兴阶级的形成和发展是推动选举制度逐步完善的关键因素。向荣教授认为把城市化社会经济变革与政党制度的改变联系起来考察是一个不错的选题,值得进一步挖掘与细化。

中山大学李诚老师的报告《边沁与工业化时期英国法律文化的竞争》讨论了边沁本人及其思想影响19世纪英国法律文化的进程。他认为边沁系统地论证了议会法高于英国传统普通法这一原则,由此削弱了普通法的理论或知识的地位,并鼓励了英国法律改革的思想。兰教材副教授评议认为,边沁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其法律思想及其传播的过程乏人探讨,而李诚的研究很好地补充了这方面的欠缺。

下午的讨论中,岭南师范学院臧书磊老师的报告《从志愿社团到政府: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初等教育中的社会控制》探讨了工业革命前后志愿社团主导英国初等教育的原因、初等教育控制权由志愿社团主导向政府主导的转变及其影响。他认为,初等教育适应了英国工业革命稳定和发展的需求,社会控制也推动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兰教材副教授评议认为这是个十分有意义的选题,对于中国借鉴西方教育中的优点大有裨益。

岭南师范学院吴铁稳老师在《英国警察与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安保》中介绍了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中英国警察的安保措施,包括增加警察数量、预设紧急预案和邀请国外警察援助等。他认为,这些措施维护了展会期间的安全和稳定,并且生动地表明英国警察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兰教材副教授赞扬了这篇论文的深入与专业。

岭南师范学院兰教材老师的报告《论19世纪中期英国对食品药品掺假问题的认识——以议会专门委员会的调查为例》以1855年英国议会专门委员会调查食品药品掺假问题这一事件为例,展现了当时英国人对食品药品掺假问题的认知,及其背后的利益之争和观念差异。评议人李诚认为,该研究利用大量资料详细展现了英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与立法过程,这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暨南大学吴尔蓓密老师在《新马对华橡胶禁运的实行与打破(1951—1956)》中探讨了冷战早期新马对华橡胶禁运实现与打破的历史过程。她认为,禁运打破的关键是1955—1956年马来亚独立前夕英马关系的变化,而非此前学界常以为的英美矛盾。评议人兰教材认为,这项研究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第六分会场

第六分会场主题为世界近现代史。上午场的讨论由广西师范大学赵欣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邢来顺教授评议;下午场由赵欣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周立红教授评议。共10位学者进行了报告。

中山大学肖瑜副教授介绍了其新书《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起源》,指出这是其写作计划“东斯拉夫文明系列从书”的第一部,内容涉及从远古时代到1237年蒙古大军西征之前的历史。接下还将继续完成“莫斯科大公国”和“罗曼诺夫王朝”时期的内容,以填补国内学界对东斯拉夫文明的研究空缺。邢来顺教授评议认为,该书很具有学术与社会意义。书中探讨不同制度的崛起、发展、内在动力,对我国当今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具备现实意义,也受到读者的关注。

岭南师范学院曹广金老师的报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教育发展成因探析》对俄罗斯教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提出经济发展带来的教育投资增加、民众自我意识的提高、革命运动的勃发都是推动俄罗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邢来顺教授认为该选题很有现实参考价值,建议在探究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推力的同时,也探讨一下教育发展对经济的拉力。

厦门大学许二斌教授在《常备军兴起对近代早期法国历史的影响》一文中提出,大规模常备军的出现给法国带来军事上的优势,但也促使欧洲列强联合起来对抗法国。供养常备军的压力迫使法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扩大财政收入,进而导致财政-军事国家的形成。强大的常备军是法国版绝对君主制的后盾。邢来顺教授认为军事革命问题正受到关注,而常备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更系统地探讨其内涵、外延、影响。

中山大学周立红教授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气候史史料运用的特征及争议》一文中提出,气候学研究对史料的鉴别与运用要求较高,因此史料的收集和运用是气候学研究的一大难点。比如在研究19世纪以前的问题时要设法利用能够间接反映气候波动的叙述材料,一方面要将描述性材料数字化,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史料生成的背景,以及其生成过程中人文与自然背景交织互动的影响。邢来顺教授认为这一选题非常新颖有趣,并提出自然与人文交融这一史料运用的特点实际上不仅存在于气候史研究,也存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

厦门大学刘俊豪博士在《奥普两邦现代国家转型进程中的瑞典因素》一文中提出,奥地利和普鲁士在争相仿效瑞典新式战争体系过程中,既推动了本邦常备军的确立,又催生了各自中央集权机构的出现,由此朝着现代国家转型。邢来顺教授建议在目前文章的基础上,做一些更深的思考。奥普两邦国内机构调整的影响因素除瑞典军队外,还可以探究更长时段的、更深刻的历史因素。

下午的讨论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吴少杰老师《冷战背景下美国领海宽度政策研究(1958-1988)》一文提出美国领海宽度立场的变化反映了其海洋政策优先考事项的变化,体现了冷战态势演变尤其是美苏两国关系的影响,也反映出美国对国际海洋法律秩序领导权的追求遭遇了巨大挑战与阻力。周立红教授评议认为,该选题非常有挑战性,而该文史实梳理清楚、论述专业,档案资料丰富,值得大家学习。

暨南大学张维缜教授的报告《新方法与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研究》说明了美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定义、功能、分类方式等,并通过地图展示了基地分布;随后介绍了国外学界相关研究前沿趋势,如女性主义、文化转向、跨国转向等新方向与其代表作,以及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周立红教授认为该领域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在研究中也许可以融入一些跨学科的视野:比如环境史以及医疗、教育、文化冲撞融合等社会史的范畴。

暨南大学张大鹏老师的报告《重建过去--殖民地时期建筑在美国社会的复兴(1890-1930)》认为19世纪后期美国社会兴起推崇殖民地时期建筑、装饰品的风潮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工业化、城市化、外来移民对美国本土文化和身份认知造成了冲击,因此对历史、对文化溯源的兴趣逐渐增加,希望借此构建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身份。周立红教授认为这一研究对过去的挖掘比较深入,通过建筑反映了该时期重要的变化。

惠州学院梁立佳老师的报告《阿斯特的全球毛皮帝国构想与太平洋毛皮公司的实践及影响》提出,尽管太平洋毛皮公司仅存在了四年时间,但却是美国私人商业与国家政治在美洲西北海岸联合扩张的经典案例,推动了北美西北海岸的政治经济格局转变。周立红教授认为这一选题视野非常广阔,需要很多前期的知识储备,很有难度。

广西师范大学赵欣老师的报告《北太平洋渔业商业化与领海捕鱼权之争》指出,北太平洋的独特地理位置带来大量海洋生物集聚,因此可以作为完整生态圈展开叙述。而鲑鱼产业的商业化推动了洲际运输链的形成,丰厚的渔业利润也必然导致国际摩擦的爆发,各个利益相关国陷入了领海捕鱼权之争。周立红教授认为这一选题视角创新,但也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闭幕式

6月8日下午,受邀嘉宾、专家学者再度相聚暨南大学校友楼会堂,举行论坛闭幕式。闭幕式由暨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小贵教授主持。《学术研究》杂志社杨向艳编辑、《经济社会史评论》任世江副主编、《历史教学》杂志社王向阳编辑、韩山师范学院周洪祥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晓东教授先后发言。

杨向艳编辑介绍了《学术研究》期刊的重点选题和选稿意向。《学术研究》历来重视学界传统关注点,重视政治史、制度史研究,强调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述。她鼓励史学研究者们关注中观以上的问题,既要揭示长时段的趋势,也要廓清趋势背后的复杂面向,不怕文章长,只怕文章浅。

任世江副主编介绍了《经济社会史评论》杂志的重点栏目和选题方向。《经济社会史评论》偏重欧洲文明研究,欢迎反映欧洲文明特色、探究人类先进文明诞生过程的文章。此外,该刊也专设中国史和其他专题栏目,也欢迎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欧洲文明讨论范畴的文稿,尤其是对理解重大问题有帮助的文章。

王向阳编辑指出,《历史教学》既重视教学研究,也重视史学研究,欢迎有思想性、理论性和政策建议价值的选题。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互动、国家和社会治理经验教训,以及医疗、社会和环境等与人息息相关的话题是世界史学者可以关注的领域。他呼吁学者撰文讲清那些对中学教师来说相对模糊的基本概念和基础问题,为一线教学提供帮助。

周洪祥副教授作为广州市外的教师代表,在发言中希望珠三角论坛成为制度化、组织化的平台,为省内其他院校提供长期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他坦言,粤东、粤西、粤北高校历史学教师人数少,课题申报势单力孤,科研创新资源欠缺,希望年轻教师有更多机会获得一流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他也希望论坛在学术讨论之外增加高校历史教学的模块。

刘晓东教授介绍了下一届珠三角世界史学者论坛的设想。他强调华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定会坚决接下中山大学历史系与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的接力棒,延续独具珠三角风貌的学者平台。论坛将坚持前两届的传统,新增教学板块的研讨。他也希望在下一届论坛上,受邀参加的不止是高校教师,还有那些在中学教学一线的老师,共同推进中学与高校历史教学的衔接互动。

张小贵教授对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和期刊负责人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本届论坛的大力支持和对暨南大学世界史专业发展的无私贡献,同时也感谢会务组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与会师生热烈的掌声中,本届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转自“暨南大学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