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欧洲文明进程》(16卷本)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文明”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该因素越发凸显出来。欧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核心文化,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种外来文明。分析、评估欧洲文明利弊得失并消化其积极因素,乃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几代人的夙愿,也是我国学界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闻名于世,正是由于不断地汲取其他文明的精华才使我们得以生生不息,文脉永续。走自己的路,却一刻不能忘怀先贤“开眼看世界”的遗训。我们相信,西方文明是一个必须直面的文明,也是一个值得花气力研究的文明,无论这个文明之花结出的累累硕果,还是其行进过程中吞下的历史苦果,都值得切磋琢磨,化作我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有益资源。
就地域和文化差异而言,欧洲文明是距离我们较远的异质文明,是经过第二次或第三次发酵的再生文明,一种相当复杂的文明,理解、研究起来有一定难度,绝非朝夕之功。需要笃定不移的专业精神,代代相承的学术积淀,因此还需要长期安定、宽容、鼓励创新精神的社会环境。可惜,相当长一个时期,这些条件的供应并不充分,甚至短缺。鸦片战争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多灾多难,饱受内忧外患和战乱之苦,后来又有各种政治冲击,以至于“偌大国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前辈先贤的筚路蓝缕之功不能忘怀。令人欣慰的是,欧洲史乃至世界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已有明显起色。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国门渐开,社会宽松,思想活跃,人心向上,尽管生活清贫,还是让老一代学者回归学术,更是吸引了一代年轻学人,追寻真知,潜心向学。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他们已经成为这个领域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特殊的经历,对社会环境有着特殊的体验,因此他们格外感恩自己生命的际遇。毫不溢美地说,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的欧洲文明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开土拓荒,正本清源,极大更新了以往的知识体系。为了夯实继续前行的基础,薪火相传,是否应该及时梳理和小结一下?
新世纪初年,我产生这个念头,并与学界和出版界几位朋友讨论,大家的看法竟是出乎意料地一致。更令人欣喜的是,当按照理想人选组成课题组时,所邀之士无不欣然允诺。当时没有什么经费,也没有任何项目名头,所邀者大多是繁忙非常的一线教授,可是他们义无反顾,一拍即合。本课题组成员以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学人为主体,大多为“50后”和“60后”。雁过留声,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和方式,留下这一代人对欧洲文明的认知记录,以学术反哺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梦想。2008年这个课题已经启动,2012年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批准为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则是四年以后的事了。
我们的学术团队是令人骄傲的,主要成员都是欧洲史研究不同领域的优秀学者。以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为依托,集中了国内外12个高校和学术机构的力量,他们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这个项目颇具挑战性,因为每卷即是一个专题,承担者要打通传统断代分野,呈现来龙去脉,所以被称作“自讨苦吃”的项目。每个子课题大纲(即每个分卷大纲),在数次召开的课题组全体会议上,都要反复质疑和讨论方得通过。从每卷的主旨目标、框架结构,到重要概念,时常争论得面红耳赤,此情此景,令人难忘。“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时此刻,我谨向团队学人同道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欧洲文明进程》(16卷本)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多卷本欧洲文明研究著作,分为16个专题,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宗教、产权、教育以及乡村和城市等欧洲文明的主要方面。我们试图突破一般文明史的叙述方式,采纳专题史与年代史相结合的编写体例。每一卷就是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要连贯地从欧洲文明肇始期讲到近现代;同时,各个专题之间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让读者通过不同的侧面逐渐丰富和加深对欧洲文明的总体认知。我们的原则是局部与整体结合,特定时段与历史长时段结合,历史细节与文明元规则结合。这是我们的愿望,效果还有待于读者诸君检验。
16个专题,也是欧洲文明16个重大问题,它们是:
1.欧洲文明进程·民族源流 卷
2.欧洲文明进程·农民地权 卷
3.欧洲文明进程·司法与法治 卷
4.欧洲文明进程·政府 卷
5.欧洲文明进程·赋税 卷
6.欧洲文明进程·基督教 卷
7.欧洲文明进程·自由观念 卷
8.欧洲文明进程·大学 卷
9.欧洲文明进程·大众信仰 卷
10.欧洲文明进程·地方自治 卷
11.欧洲文明进程·生活水平 卷
12.欧洲文明进程·贫困与社会保障 卷
13.欧洲文明进程·市场经济 卷
14.欧洲文明进程·城市与城市化 卷
15.欧洲文明进程·工业化 卷
16.欧洲文明进程·贸易与扩张 卷
2008年着手课题论证、体系策划和组建队伍,这样算来我们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自立项伊始,朝斯夕斯,念兹在兹,投入了可能投入的全部精力和时间,半日不得闲。蓦然回首,年华逝去,多少青丝变白发。眼下,课题结项,全部书稿杀青,《欧洲文明进程》(16卷本)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感谢张椿年先生,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他满腔热忱地鼓励本课题的论证和立项,时常关心课题的进展。可惜椿年先生不幸溘然离世,未看到该成果面世。我们永远怀念他。感谢著名前辈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德高望重的丁伟志先生,他老人家数次与我长谈,提出许多宝贵的指导性意见,那几年常有书信电话往来,受益良多,至为感激。感谢天津师范大学原校长高玉葆教授,他信任我们并最早资助了我们,使本项目得以提前启动。感谢三联书店原副总编潘振平先生,他参加了本课题早期创意和策划。感谢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于殿利的支持,感谢郑殿华主任、陈洁主任和杜廷广等编辑人员;感谢天津师范大学陈太宝博士以及欧洲文明研究院的其他同仁,他们为本成果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还有许多为本成果问世默默奉献的人士,我们心存感激,恕不一一。
摘自《欧洲文明进程》总序。

侯建新主编
陈晓律 等著
商务印书馆
2024年2月
ISBN:978-7-100-22864-0
【内容简介】
社会福利不仅涉及民生问题,从更宽广的视野考察,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具体的标杆。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程度,往往标志着它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
欧洲很早便开始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本卷结合作者的亲身体验与前人成果,对欧洲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主要讨论欧洲近代初期的社会保障的源头;第二编是全书的主要部分,以国别为序讨论了多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和特点;第三编则是对福利国家建立后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这本书有史实、有数据、有论证,客观分析了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以及过多福利产生的负面效应,以便读者对欧洲社会保障体系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作者简介】
主编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世界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荣誉会长。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等海外高校从事研究,任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英国经济社会史、欧洲文明、中西现代化进程比较等。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本卷著者陈晓律,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欧洲学会历史分会副会长,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荣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发展与争霸》《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10余种著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