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摘要  
《小荷》第5期摘要
2019-10-28 17:33  

浅议清末新政的财政整理(1908——1911)

2008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孙金玲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以后,清朝中央政府由于无力应对巨额赔款和军费,而把财政负担分摊到各省,于是高度集中的财权随之开始下移。到了光绪末年、宣统年间,清政府已经无法应付严峻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地位。因此清政府实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财政整理,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收回下放到地方的财权,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其措施包括开展印花税、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币制改革、编订预决算等。但在清政府权威丧失、中央与地方矛盾难以解决的背景下,并未达到目的,最终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财政整理   税权划分   预决算




清末戏曲的改良运动

——以《大公报》的舆论为中心

2009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李莹

内容摘要: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戏曲改良应运而生,改良后的新戏对开启民智,宣传清末资产阶级改良、革命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做出了贡献。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是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它的舆论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清末戏曲改良的方向,见证了清末戏曲改良的历程。

关键词:戏曲改良   《大公报》   舆论   清末




1917——1919年北京童子军教育考察

2009级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池维强

内容摘要:北京童子军教育因20世纪初国内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起而产生,受南方城市童子军教育运动的影响而启动。北京童子军教育在1917—1919年处于相对自由的发展时期。在京师学务局的倡议和指导下,通过设立联合会、制定章程、调查备案等举措,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该时期北京的童子军教育的开展虽然多重于形式,但其强调非军事性和非政治性之原则,恪守“德育为本”之宗旨以及坚持“儿童本位”之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中国教育思想向现代化的转型。

关键词:北京   童子军教育   京师学务局   军国民教育   德育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早期日耳曼人的尚武传统

2009级世界史硕士研究生 孙佳琦

内容摘要:尚武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重要传统。以往对于古代日耳曼人尚武传统的记载散落于各种著作之中,缺乏系统的整理。而且,这些记载多为对这种传统的简单介绍,缺乏对于传统形成原因的深入探究。本文将以《日耳曼尼亚志》为主要依据,对早期日耳曼人的尚武传统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历史影响做简略分析。

关键词:《日耳曼尼亚志》   早期日耳曼人    尚武传统




从《忏悔录》看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的原因

2007级世界史专业本科生  古径

内容摘要:本文从奥古斯丁的著作《忏悔录》出发,力图从三个方面对其皈依基督教的原因做一归纳,即:第一,身边亲人朋友的影响为其皈依提供了情感因素;第二,安布罗斯的引导使其消解了对于《圣经》的疑虑,从而为其皈依打下了基础;第三,新柏拉图主义为奥古斯丁理解基督教教义提供了思想资源。

关键词:奥古斯丁   皈依基督教   《忏悔录》




从《卢象升疏牍》看卢象升屯田政策及其成效

2008级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 韩帅

内容摘要:屯田贯穿于整个明朝,但取得显著成效的事例并不多见,因此卢象升经理的屯田其意义非同一般。本文根据《卢象升疏牍》中的屯田类奏疏,集中讨论了时任宣大总督卢象升经理屯田的动力、屯田面临的阻力、屯田的具体做法以及屯田所取得的成绩。

关键字:卢象升  屯田  《卢象升疏牍》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