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编辑技术规范
1.文稿题名一般为5—20个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实词首字母大写。编辑人员若修改题名,应与作者沟通协商,彼此认可。
2.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外国作者署中译名,在名前加方括号标出国别。作者简介置于文后,包括姓名、工作/在读单位、职称/学历、地址、邮政编码。译者在文稿首页题名加星号页下标注,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及职称。责任编辑标注在文末。
3.作/译者应提供中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6个),以及对译的英文翻译稿;题名、作者、摘要的英文翻译稿放在文后。编辑人员修改摘要、关键词,可与作者沟通协商,彼此认可。摘要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应能够完整、准确、简明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不需解释或评价论文,也不宜出现引文和“本文”“笔者”“作者”等字样;关键词应为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的名词性术语,具有实质意义和检索价值。
4.本刊采用文内小标题格式,其层次序号采用: 一、;(一);1.;(1); 1) 。不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如果只有3级标题,采用:一、;1.;(1)。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层次不宜过多,标题末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一级标题居中排版,以下各级标题缩进二字。
5.基金资助的项目成果,在首页的页下注*写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编号直接写在括号内,号码前不写“项目批准号”“项目编号”等;多个基金项目资助的成果,视情况以分号或顿号隔开。
二、注释规范
本刊采用页下注,每页单独编号,用①②③……表示。引证要符合学术规范,文献信息应准确无误。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遵照新闻出版的有关规定,凡是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尽量采用人民出版社的最新版本;引用相关文献时,应遵照析出文献格式。
示例: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二)普通图书
1.著作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责任者为两个或三个时,中间用顿号隔开;三个以上责任者时,取前两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责任者无法确定时,可省略不写;责任者与著作名之间一律用冒号。责任方式为“著”时,可省略;责任方式为主编、编著、整理等时,则不能省略,放在责任者之后。翻译著作,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放文献题名之后,责任者、译者要标出各自的责任方式。影印版的图书要注明“影印本”。著作为多卷本的,需在文献题名后标注卷次;重新修订或增补的著作要在文献题名后标注清楚。页码用“第×页”表示,并以句号结尾。如引用内容页数为多页且内容相连时,页码之间用连接号连接;如引用内容不连接时,页码之间用顿号分隔。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者和出版年之间用逗号分隔;如出版者为两个,出版者之间用圆隔点·连接。
示例:
侯建新:《现代化第一基石》,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66页。
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6页。
钱乘旦、杨豫等:《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36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2页。
G.R.波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8页。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篇名/文集责任者及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略不写。如引用的析出文献为书信集、文件汇编、档案汇编等其中的文献,应标出析出文献的形成时间。
示例:
阎万章:《辽史公主表补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页。
白寿彝:《战国、秦汉间的私人著述》,《中国史学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8-41页。
《斯大林致什特科夫电》,1950年1月8日,沈志华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第280页。
《孔祥熙致蒋介石阳电》,1931年11月7日,《日寇侵都之部:贰、沈阳事变》第1卷,“蒋档·特交文电”,档案号20013196。
3.著作、文集的序、跋、前言、引论、后记
著作、文集的序、跋、前言、引论、后记等,如不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其标注方式与析出文献相同;如是作者本人亲自撰写的,可以放在文献题名后,并用圆隔点分隔。
示例:
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7页。
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绪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三)古籍类图书
1.抄本或刻本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版本/页码。其中在标注页码时要标出具体哪一面,可以用a、b面表示。
示例: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9页a。
2.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如必要,责任者前可注明朝代名,用圆括号括注;如不必要,可以省略朝代。文献题名卷次用中文数字来标注;篇名或部类名需加书名号,其中的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出版时间、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来标识。影印本、整理本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标点本不需要标注。引用二十四史需用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便于读者查找,影印本古籍在标注页码时,还可标明上、中、下栏。
示例: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一七《元故太中大夫大名路总管王公神道碑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75页。
(宋)唐慎微撰,尚志均辑释:《政和证类本草》卷四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104页。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八《征榷五·坑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0页。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五,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上册,第461页下栏。
3.方志
标注顺序和内容:成书年代(年号)/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页码。除唐宋时期的私人著作外,地方志一般情况下不标注作者,只在书名前标注修纂成书的年代(年号);民国时期的地方志要在书名前标注“民国”字样。新影印(缩印)的地方志可采用新页码。
示例:
乾隆《嘉定县志》卷十二《风俗》,第7页a。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一《疆域》,第10页b。
万历《广东通志》卷十五《郡县志二·广州府·城池》,《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367页。
4.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析出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卷次/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文集责任者和析出文献的责任者相同时,文集的责任者可以省略不写。
示例: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3页。
5.编年体典籍
编年体典籍如需要,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常用基本典籍,官
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如二十四史、《左传》《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御览》《清实录》《欧阳修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
示例:
《清德宗实录》卷四三五,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6册,第727页。
《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第233页。
《册府元龟》卷九四六《总录部·失礼》,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11143页。
《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080页下栏。
《欧阳修全集》卷一○七《论两制以上罢举转运使副省府推判官等状》,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623页。
《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德宗建中元年二月丙申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277页。
6. 先秦诸子等常用经典古籍
引用先秦诸子等常用经典古籍,可使用夹注,夹注采用同字号楷体。
示例:
庄子说惠子非常博学,“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天下》)
天神所具有道德,也就是“保民”“裕民”的道德;天神所具有的道德意志,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这也就是所谓“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尚书•皋陶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
(四)期刊及报纸
1.期刊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期刊名/出版年期(卷期或出版日期)。同一种期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版别或文种时,引用时应括注其版别或文种;刊名与其他期刊相同时,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括注其出版地点;期刊如用卷期号或总期号表示,引用时应在卷期号或总期号后标注出版年月;引用中国大陆以外出版的中文期刊时,应在期刊名后括注出版地。引用文章的原文语句时,应标注页码。
示例:
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厉以宁:《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孟毓琪、卫光炯:《二十四年度第一学期吴县教育视导报告》,《吴县教育》1936年第4卷第4期,第33页。
王晴佳:《中国二十世纪史学与西方——论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新史学》(台北)第9卷第1期,1998年3月,第55—82页。
2、报纸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或卷期(附出版年月)/版次。早期中文报纸无版次,可标识卷册、时间或栏目及页码;同名报纸,引用时需在报纸名后括注出版地点。
示例:
钱学敏:《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光明日报》2007年7月5日,第9版。
《四川会议厅暂行章程》,《广益丛报》第8年第19期,1910年9月3日,“新章”,第1—2页。
《上海各路商界总联合会致外交部电》,《民国日报》(上海)1925年8月14日,第4版。
(五)外文文献
引证外文文献,原则上以该文种国际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为准。本规范仅列举英文文献的标注方式,其他请参照《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规范》。
1.专著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各标注项目之间都用英文逗号分隔;如注释全是英文,句末使用英文句号;如中英文混用的,标点随前文使用中文或英文标点;文献题名为斜体;出版年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页码用英文缩略方式来表示;外文文献专著、译著需标注出版地,出版地与出版者之间用英文冒号分隔。
示例:
Claire McEachern, The Poetics of English Nationhood, 1590-16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23.
David Killingray and Richard Rathbone, eds., Africa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Macmillan, 1985, pp. 35-38.
参见Milton M. Gordon,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 56.
与法国国王相关的内容,参见 Gwilym Dodd and Sophie Petit-Renaud, “Grace and Favour: the Petition and its Mechanisms”, in Chris Fletcher, Jean-Philippe Genet and John Watts, eds., Government and Political Life in England and France, c. 1300 – c. 15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 240-278. 同时,也可参见Alan Harding, Medieval La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St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译著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献题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在表示翻译者的责任方式时用翻译的缩略方式来表示。
示例:
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 by William Marsden, Hertfordshire: Cumberland House, 1997, p. 55.
3.期刊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期刊名/出版年期(卷期或出版日期)/具体页码。文章篇名用英文双引号标注;期刊名用斜体;出版年期与具体页码之间用英文逗号分隔。
示例:
Hiromi Ono, “Assimilation, Ethnic Competition, and Ethnic Identities of U.S.-Born Persons of Mexican Orig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36, No. 3 (Autumn, 2002), p. 738.
4.报纸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文章篇名/报纸名/出版日期或卷期(附出版年月日);报纸名用斜体。
示例:
Adam Tanner, “Russia to Triple Number of Nuke Workers in Iran”, Reuters, January 14, 1999.
5.文集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编者/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析出文献用英文引号标注;文集题名用斜体。
示例:
George J. Borjas and Lawrence F. Katz, “The Evolution of Mexican-Born Workf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George J. Borjas ed., Mexican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p. 45.
6.档案文献
标注顺序:文献题名/文献形成时间/卷宗号或其他编号/藏所。
示例:
Nixon to Kissinger, February 1, 1969, Box 1032, NSC Files, Nixon Presidential Material Project (NPMP), National Archives II, College Park, MD.
7.国际惯例
(1)西方古典文献(释文除外)。依照国际古典学学术惯例,只标注传统的章、节、段、行码以及出版信息,不标注现代丛书页码。
示例:
Aristotle, Politics, 1285a 16-21, 1327b 25-27.
(2)西方法律条文。根据国际的法学学术惯例,采用牛津大学法学引注格式(OSCOLA),不标注出版该法律的现代图书出版信息。
示例: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1987, s3.
Crown Debts Act 1801 (41 Geo 3 c90).
(3)中英文圣经引注,采用内文夹注形式,夹注应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
示例:
如在借贷方面,“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旧约·申命记》15:1),此时债主就不能一味向求解者追讨了。
As for taphos, the religious reforms of Josiah king of Judah included the desecration of the “Topheth in the Valley of Ben Hinnom, so that no one might make his son or daughter pass through the fire in honour of Molech.” (II Kings 23: 10-1)
8.英文百科全书的引注格式:条目责任者/条目篇名/百科全书责任者及责任方式/百科全书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中文百科全书采用本刊中文普通图书析出文献格式。
示例:Alexander Tobias, “Calendar Reform”, in Fred Skolnik ed., Encyclopedia Judaica, 2nd edition, Detroit and New York: Keter Publishing House Ltd., 2007, pp. 359-360.
(六)未刊文献
未刊文献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手稿、档案文献、油印本等没有正式出版的文献。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未刊文献题名/文献属性/编号/收藏单位/页码。档案文献在标注文献题名时,要用双引号标识,但引用者自己拟的标题不用双引号。
示例:
刘超雄:《试论本世纪初英国自由党的社会政策》,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1984年,第27页。
L. A. Parker, Enclosure in Leicester, 1485-1607, PhD diss.,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48, pp. 131-132.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天津,2000年6月,第9页。
陈序经:《文化论丛》,手稿,南开大学图书馆藏,第6页。
张博泉、董玉瑛主编:《女真史研究》第二编,油印本,吉林大学中国地方史教研室藏,第584页。
“傅良佐致国务院电”,1917年9月15日,北洋档案1011-596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1937年5月16日,495/74/290,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
(七)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主要包括各种数据库、权威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网站所收录或发表的资料,以及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文献(包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句末视中外文而采用相应的句号。
示例:
徐杰舜:《汉民族研究雪球理论的建构》,2010年9月20日,http://www.mzb.com.cn/html/Home/node/143198-1.htm,2011年10月13日。
参见刘学堂:《中国冶铁术的起源》,2008年5月28日, http://www.zgxqs.cn/article/2008/0528/article_1405.html,2008年11月6日。 Audrey Singer, The Rise of New Immigrant Gateways, February 2004,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 25, http://www. brookings.edu/urban/pubs/20040301-gateways. pdf, 2015-05-18.
(八)转引文献
标注顺序和内容: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原文献版本信息/原页码(或卷期)/转引文献责任者/转引文献题名/版本信息/页码。
示例: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22—123页,转引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九)间接引文
间接引文通常以“参见”或“详见”等词语来引领,引证时需标出具体的引证文献的页码或章节,其标注顺序、内容和直接引文一样,但“参见”或“详见”后不加冒号。
示例:
参见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69年,第2—1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449页。
详见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13—215页;杜建录:《西夏经济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3—126页。
(十)内容性注释中的引文
内容性注释是指对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一步的解释、辨析或评论的文字。内容性注释中出现的引文,其标注顺序和内容与资料性注释相同。
示例:
雇佣兵最早来源地包括意大利、德意志诸邦和瑞士。关于中世纪雇佣军的起源,可参见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褚律元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11页。
王曾瑜先生曾指出:“宋初《重详订刑统》基本上照抄唐律,正如一些宋人所指出,其中不少条文已与宋代社会现状相脱节。”参见王曾瑜:《宋朝的奴婢、人力、女使和金朝奴隶制》,《文史》第29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4页。
(十一)再次引证时标注内容可简化
同一文献再次引证时,出版社、出版年等信息可以省略,但期刊、报纸再次引用时标注的内容不能简化。
示例: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六册,第33—36页。
G.R.波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第48页。
钱学敏:《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光明日报》2007年7月5日,第9版。
(十二)图表注释直接标注在文中相应图表下,字号为小五。
《经济社会史评论》编辑部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