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科录取人员探究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6级中国古代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 梁晓菲
摘 要:康熙十八年清廷诏开博学鸿儒科,又称己未词科,此次词科是清廷为网罗奇才硕彦和笼络汉族士子而增开的制科,用来消弭遗民士子对清廷的敌对情绪,巩固统治地位。此次科考录取了一等彭孙遹等20人,二等李来泰等30人,理学、儒林、名臣、硕辅,皆出其中。录取的50位鸿儒一律入翰林院,授予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职,他们在理学、事功、经史、文学等方面各有所成,大都在一定时期对清朝的政治、学术和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的社会成就是:编修《明史》、充任乡试、会试的考官,对清朝的学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博学鸿词科 博学鸿儒 康熙帝 潘耒 汤斌
民元南北议和期间的社会舆论
——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6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 孙彦红
摘 要:民国元年的南北议和是革命党人有原则的妥协,更是当时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议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又是涉及“改朝换代”“脱胎换骨”的大事,遂举国关注。其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有之,中立骑墙者亦有之。本文拟以《大公报》为中心考察和议期间的社会舆论,试图窥见民国肇始而专制未破之时变幻多端的社会生态。
关键词:南北议和 《大公报》 舆论
黄遵宪对日本的介绍
——以《日本杂事诗》为例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6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 邢路路
摘 要:《日本杂事诗》是黄遵宪1877——1879年出任驻日参赞期间的诗歌汇编,在《日本杂事诗》中,黄遵宪以其亲身体验,对日本的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新气象进行了介绍。作为甲午战争前中国人撰写的一部日本记述,《日本杂事诗》对于纠正国人对日本的错误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寄托了他希望中国像日本一样学习西方的愿望,促进了新思想在中国知识界的传播。
关键词:《日本杂事诗》 黄遵宪 中西关系 中西文化 日本社会
试析《大公报》
——“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征文活动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6级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硕士研究生 张海鹏
摘 要:辛亥革命爆发后,舆论界对于革命的态度分为支持和质疑两种。在北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公报》针对时局发起题为《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的征文活动。《大公报》则通过此次活动向公众传播其支持君主立宪的政治态度,引导舆论。
关键词:辛亥革命 《大公报》 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