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2023年  
《经济社会史评论》2023年第四期目录及摘要
2023-12-18 09:34  

稿

马克思、桑巴特、韦伯与现代资本主义起源争论

[德]波特伦·谢弗德

欧洲文明研究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锐

西方驻外使节制度的形成

谢斯杰 蔡文婕

19世纪后期英国煤矿事故家庭的经济保障机制

刘晓

19世纪伦敦生活垃圾治理

王雪松

专题研究

蚕丝贸易:近代早期伊朗萨法维王朝的经济支撑

母仕洪

中国史研究

开埠后厦门海关银号与外商的纠纷——洋银与纹银兑付

[日]村上卫

杜佑“秦舍地税人说”考辨

王少林

英文目录与摘要(Contents and Summaries)


摘要

马克思、桑巴特、韦伯与现代资本主义起源争论

[德]波特伦·谢弗德

摘 要:加州学派否认现代资本主义起源于古老的欧洲传统,因为主要的亚洲帝国和欧洲国家在1700年前后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马克思、桑巴特和韦伯的理论则持相反立场。他们区分了不同形式的前资本主义和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借此来找出阻碍或推动工业革命的因素。忽视这些因素就等于贬低长期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代资本主义 历史正义 马克思 桑巴特 韦伯

罗马教廷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张 锐

摘 要:1517年宗教改革运动爆发,1545年罗马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 市特兰托召开大公会议,旨在应对宗教改革,澄清传统教义,推动自我革新。特兰托大公会议断断续续进行了近18年,得到欧洲多国君主的支持,并吸引了新教诸侯的参与。会议围绕教义和改革两个主题展开,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涉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兰托大公会议巩固了教廷的权威和天主教在欧洲的地位,对欧洲社会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天主教会 罗马教廷 宗教改革 教义

西方驻外使节制度的形成

谢斯杰 蔡文婕

摘 要:中世纪的外交使节职能单一、代表权受限、人员非专业化、外交任务临时且发起主体不限于政府。中世纪罗马教廷曾向拜占庭及欧洲各地派驻教宗代表,近代早期各国也派代表常驻教宗国。中世纪晚期,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之间的政治事务复杂化。意大利战争期间外交在亚平宁半岛各邦国的政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互派常驻外交使节及政府专门负责外交事务的部门应运而生。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基督教国度体系”崩塌,催生了以平衡原则为基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常驻外交使节制度为国家之间建立了正常的外交联系,近代国家主权和国家体系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常驻外交使节 国家 意大利 近代欧洲

19世纪后期英国煤矿事故家庭的经济保障机制

刘 晓

摘 要:19世纪后半期,英国煤矿事故频发,遇难者家庭丧失收入来源,但却没有陷入贫困境地,也没有成为矿区不安定因素,这主要归功于事故家庭经济保障机制。矿主通过资助丧葬、提供临时救济金、支付“快钱”、向永久救济基金捐款等方式援助事故家庭;矿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加入矿工永久救济基金两种方式提高自救能力;社会慈善力量通过建立煤矿矿难基金,协助增加遇难者家庭的收入。这三者构成了该机制的主要内容。煤矿事故家庭经济保障机制缓解了煤区贫困问题,维护了煤矿开采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煤区 事故家庭 保险 基金 慈善

19世纪伦敦生活垃圾治理

王雪松

摘 要:19世纪上半叶,伦敦生活垃圾主要由承包商治理。随着城市的发展、疾病的肆虐和公共卫生运动的推进,伦敦社会逐渐意识到生活垃圾与疾病、贫穷和道德退化之间的关系,要求革新垃圾治理模式。垃圾承包体系也暴露出过度追求利润而忽视社会公益的弊端。因此,19世纪下半叶,伦敦地方机构开始直接介入生活垃圾治理,形成以政府主导下的市政治理模式。

关键词:生活垃圾 伦敦 城市环境 公共卫生

蚕丝贸易:近代早期伊朗萨法维王朝的经济支撑

母仕洪

摘 要:伊朗萨法维王朝的蚕丝贸易属于近代早期东西方洲际贸易的组成部分,是初步形成的世界市场和早期全球商业体系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萨法维王朝蚕丝贸易的初兴,主要受益于西方蚕丝市场需求激增和世界蚕丝贸易格局的变动。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驱动下,阿拔斯大帝采取诸多措施扶持蚕丝贸易的发展,萨法维王朝的蚕丝出口开始呈现繁荣景象。蚕丝贸易有助于萨法维王朝的经济发展,为阿拔斯大帝推行的内部改革和对外征战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成为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鼎足而立的重要经济支撑。

关键词:伊朗 萨法维王朝 蚕丝贸易 阿拔斯大帝

开埠后厦门海关银号与外商的纠纷——洋银与纹银兑付

[日]村上卫

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1843年11月厦门开埠后,替政府征税的海关银号与英国商人之间的纠纷,探讨开埠后清朝贸易管理体制重组的影响和沿海地区的白银流通情况。海关银号在纳税时只接受洋银,不接受纹银。此外,他们在汇兑时采用厦门汇率,拒绝接受广州汇率。这一行为引发了外国商人与海关银号之间的纠纷。最终,英国提出外交交涉,促使厦门接受纹银,且采用广州汇率纳税。从此,统一了五个通商口岸纳税时的白银汇兑汇率。海关银号企图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控制对东南亚的贸易和移民业务,招致英国商人的不满。1846年2月,厦门海关银号被革退。之后,厦门的广东籍买办数量增加,广东人对厦门口岸的控制力越来越强,造成了19世纪40—50年代厦门口岸的动荡以及走私、海盗和苦力贸易等活动的泛滥。

关键词:洋银 纹银 海关银号 纠纷 白银流通

杜佑“秦舍地税人说”考辨

王少林

摘 要:杜佑《通典》“秦舍地税人说”第一要点“秦以前税地”,不符合先秦历史实际。在中国早期国家商和西周时代,税收依据是带有强烈人身依附色彩的族团人群,而非土地;“税人”是当时赋役的核心特征。春秋战国以后,土地私有由浅化走向深化,“税地”开始成为国家赋役制度的内容与方式,但“税 人”传统得到延续。杜佑“秦舍地税人”说第二要点“秦以后税人”是对唐以前中古国家赋役制度的理性总结,第三要点“秦是税地向税人转变节点”是为了突出三代圣王时代“税地”,从而为唐中期的税制改革向“税地”发展提供历史的合法性。

关键词:税地 税人 赋役制度 杜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