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首页  研究院概况  学术研究  研究院刊物  欧洲文明研究  学界动态  人才培养  资料中心 

 

站内搜索          
 
  研究动态  
王亚平:比勒菲尔德学派和德国社会史研究
2023-03-31 14:16  

二、比勒菲尔德学派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从二战硝烟中走出来的欧洲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引发学者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根源与路径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关注工业化起步和资本主义确立的近代史。近代史是一部有更多丰富内容的历史,工业化、议会制度、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等诸如此类的新的历史现象,已经再也不能只是通过对政治制度、教会组织、法律制度的分析进行全面的诠释和说明。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从宗教的视角论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他把研究的视角扩大到社会和经济的范围,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解释理解社会行为的学科,希望从因果关系方面解释社会的行为过程及其影响。在他看来,经济史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文化史领域的研究都无法取得成效。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以及对这门学科做的解释无疑对德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之后的德国社会逐步稳定,经济迅速恢复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自196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以来,在政治上为人文社会科学创造了一种自由改革的氛围。一方面,德国学者与法语和英语国家学者的交流多了;另一方面留学回国者增多,他们用“他山之石”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在柏林自由大学、蒂宾根大学、科隆大学以及海德堡大学形成了多个新的研究中心。这一时期,新的研究表明研究者受到结构史学以及法国年鉴学派关于长时段研究的影响,例如,科隆大学哲学系主任、近代史教授西奥德·席德(Theodor Schieder)。他被誉为二战后联邦德国最有影响力、最重要的近代史学家,是“天才的科学组织者”。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就开始从社会史视角,用结构史学的方法探究欧洲近代史和德国近代史。他先后撰写了《历史即科学》和《历史学的方法问题》,他在其中就历史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阐释,此后还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如《历史中的结构与个体性》。席德被德国史学界誉为德国结构史学流派的创建人之一。席德的研究范围是18世纪以后的德国近代史和欧洲近代史,他在研究中批评了1945年之前的历史学家们有关民族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一些论点。他的重要史学著作《主宰世界的国家体系,1848—1918年》《时代转型中的国家和社会》,都强调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个视角分析政治演变。不仅如此,他还为那些受到传统史学批判的同行和青年学者进行辩护,诸如海德堡大学近代史教授维尔纳·孔泽(Werner Conze)。孔泽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史”,但他仍然继续使用许多在“东部研究”(Ostforschung)和“人民史”(Volksgeschichte)研究中提出来的概念。

早在20世纪30年代,维尔纳·孔泽就与席德相识,他们同样都是近代史研究的学者。孔泽的祖父是著名的考古学家,父亲是帝国法官。学生时代的孔泽接受的是“人民史”的史学教育,他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有很明显的反犹太主义倾向。二战期间他加入纳粹党,二战结束时进入苏联的战俘营。20世纪50年代初,孔泽进入大学任教,在海德堡大学任教二十余年。在海德堡大学期间,他逐步从“人民史”转向经济社会史研究,尤其关注19世纪以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各种要素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孔泽是德国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他把“人民史”创立的一些概念应用到社会史的研究方面,认为不应该仅仅把工业化的历史理解为是因为政治制度决定的结果,除了政治制度的变化以外,还应该考察经济制度、人口发展、收入分配等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所以,他认为采用结构性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的考察,能更合理地说明社会的发展。为了扩大这方面的研究,他创建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并于1957年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奥托·布伦纳(Otto Brunner)一起成立了“现代社会史工作组”(Arbeitskreis für moderne Sozialgrschichte),吸引了许多年轻学者。他们在研究德国的近代史以及德国的工业化问题时,摈弃了德国传统的制度史方法,以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吸收了20世纪初期兰普雷希特提出的文化史元素,并采用法国年鉴学派提出的结构史学的方法。在孔泽的主持下,他们出版了题为“工业世界”的系列丛书,并且培养了一批经济社会史方面的学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六七十年代的德国历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创立了比勒菲尔德学派的著名近代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Hans-Ulrich Wehler)就是其中之一。

1965年,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拟在比勒菲尔德市建立一所州立大学,这是根据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汉堡大学社会学教授、明斯特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赫尔穆特·舍尔斯基(Helmut Schelsky)提出规划筹备的,1969年正式建立。最先设立的是数学系、法学系以及由舍尔斯基本人建立的社会学系。比勒菲尔德大学从建立之初就被冠以“改革大学”的美誉,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互结合,不仅人文学科都在同一个建筑的房檐之下,而且各个不同学科都有着共同的研究方向和目的。在德国传统的大学中,历史学通常是哲学系下属的一个研讨班(Seminar),但在比勒菲尔德大学,历史学独立于哲学系和神学系,与之有着同等的学科地位,可见在建制上比勒菲尔德大学就与众不同。

比勒菲尔德大学历史系的创建者是汉斯-乌尔里希·韦勒和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于尔根·科卡(Jürgen Kocka)。韦勒和科卡的研究方向都是近代史,研究的重点都是社会史,这就决定了比勒菲尔德大学历史系的研究和教学重点都是在近代德国社会史领域。在建系后的几十年里,比勒菲尔德大学历史系培养了众多社会史博士,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希望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突破传统的青年学者。1972年,韦勒、科卡、吉森大学的赫尔穆特·贝尔丁(Helmut Berding)和达姆施塔特大学的近代史教授汉斯-克里斯托弗·施罗德共同编辑出版了以“批判性历史研究”(Kritische Studien zur Geschichtswissenschaft)为题目的系列丛书,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二百四十余部专著。其内容主要涉及19世纪以来的德国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近年来更增加了有关科技史、疾病医疗史、全球史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专著中不乏博士论文以及教授资格认证论文(Habilitationsschrift),它们无疑是德国社会史学领域的新生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些获得资格认证的博士们先后受聘于德国各州的大学,逐渐在大学里与传统史学平分秋色。

1975年,韦勒创办学术季刊《历史与社会》(Geschichte und Gesellschaft)。该刊自创刊以来很少刊登有关早期近代历史方面的文章,时间点只限于19世纪和20世纪,文章内容也仅限于德国社会史方面,如工人以及工人运动、贵族、妇女、家庭以及社会群体的演变、工业化和社会的演变等;此外,还有关于社会史的理论和方法等。该刊几乎没有发表过有关古代和中世纪历史的文章,也完全拒绝德国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史以及人物传记方面的文章,从期刊的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它从创刊时就预定的办刊原则,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不仅在德国历史学界获得重要的影响力,而且赢得一定的国际声誉,后来也开始刊登英语国家和法语国家学者的论文。正是通过这些论文、专著以及培养出来的年轻学者,形成了以比勒菲尔德大学为核心的“比勒菲尔德学派”(Bielefelde Schule)。这个新学派可以说是二战之后德国历史学发展趋向的代表。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关闭窗口